“野果果”成就大产业
2021-06-04 09:5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贵州省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书记 龙涛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这不就是山上的野果子吗?送我都不要,你敢种我就敢拔!”7年前,返乡创业的聂德友在村里率先发展刺梨产业,村民黎小宇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如今看着村里的刺梨丰收后,黎小宇一通电话打给远在浙江务工的亲戚:“村里现在刺梨产业发展很有奔头,回来一起干吧。”现在,全村种植刺梨6600多亩,这个满身是刺的“山果果”,已成为村子的一张亮丽名片。

  早在2014年,我们村还是乌蒙山区的一个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达29.36%,村民上山种点玉米、土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要走产业脱贫的路子,就得选准产业方向。“刺梨耐干旱,耐贫瘠,还能保持水土,适合在我们这里生长。3年就到盛果期,一亩年收入近4000元。”虽然当初聂德友描绘的前景很好,可村民就是不认账,他只好找到镇村干部帮助想办法。

  “种这个,为啥能成?”我们镇村干部先和聂德友商量好:第一阶段刺梨产生效益前,按照一亩地每年400元的标准,为村民们保底分红,第二阶段刺梨产生效益后,采取“保底分红+二次分红”模式,园区平均每天安排400人务工。然后,走家入户做工作,黎小宇终于被说动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拿出家里7亩边角地试种。尝到甜头的黎小宇又将家里2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自己也从浙江回到村刺梨产业园区上班。

  这么多果子卖给谁?几年前,我们就下了一步“先手棋”,引进贵州宏财集团入股村刺梨合作社,搭建起一条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目前已有榨汁、饮料、口服液、果脯、原汁、含片等8条生产线投产,刺梨种多少就能消化多少。

  为了让刺梨产业走得稳、走得远,我们还配合企业,成立了刺梨产业研究院,研发系列产品50余项,制订了包括刺梨培育、种植及生产加工在内的15项产业标准体系。

  从贾西村起步,如今整个盘州市刺梨产业形成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一体化格局,小刺梨造就了大产业,春季赏花,秋季摘果,产业链不断延伸,小康路上我们充满信心。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