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堡子村:中国男女同工同酬第一村
2021-05-21 09:5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李海明 张昆林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早在66年前,堡子村就很有名。

  1954年,堡子村妇女率先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倡议。1955年,毛泽东同志对堡子村的做法予以肯定:“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从此,堡子村声名远播。

  日前,记者来到“中国男女同工同酬第一村”——贵州省息烽县养龙司镇堡子村采访,探寻“半边天”文化的诞生背景和传承之旅。

当年堡子村妇女犁田打耙,与男人同劳动

  “男女同工同酬”,从这里叫响全国

  1953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自此,大江南北迅速掀起了农业大生产热潮。

  息烽县连续两年遭受旱灾、虫灾和洪灾,再加上劳动力不足,没能完成增产指标。时任养龙司乡堡子合作社妇女主任易华先认为,劳动力不足是因为妇女生产积极性不高,而影响妇女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是包工定额不合理,工分只有男社员的三分之一。

  在堡子村半边天文化陈列馆,村书记谭丽指着一张黑白照片说:“当年撒菜籽,女社员赵玉华和男社员吴炳柱做得一样多、一样好,但给吴炳柱评了七分,只给赵玉华评了两分半。”于是,易华先、赵玉华等妇女向合作社提出:“新中国提倡男女平等,男女应该同工同酬,评一样多的工分。”

  这一倡议,得到大部分社员的认可。堡子村男女同工同酬的做法很快传出村子,区妇联主任在当年省妇代会上作了介绍。同年10月,贵州民主妇女联合会《通报》第99期发表了堡子村“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报道,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1955年12月,《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将此文收录,毛泽东同志题写编者按:“这一篇文章不长,容易看,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

  “如今,‘编者按’原件珍藏在中央档案馆。”谭丽指着墙上的复印件说,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后,堡子村23位妇女全部参加集体生产,原先十多天的活只要五六天就可以完成,堡子合作社多次被评为“红旗单位”。

  1958年5月25日,毛泽东在参加十三陵水库劳动期间,接见参加建设的“燕子工作组”时指出:“贵州堡子妇女提出男女同工同酬,你们今天的行动就是在践行同工同酬,现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了。”从此,“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

  堡子村半边天文化陈列馆墙上,展示的一幅幅老照片,生动映照出堡子村“半边天”当年炉火一般旺盛的劳动热情。

  “这位女社员叫邓丛芬,1955年凭着勤劳苦干,不仅出了满工,而且还拿到全队最高工分。”谭丽指着墙上的一幅照片说:“邓丛芬是我奶奶,我很自豪。”透过谭丽微黑而自信的面庞,记者瞬间明白了,这位上任刚满一年的村书记为何能做到全程脱稿讲解。

  “这是1977年的‘得分王’,女社员邱德英当年拿到5551分,再次超越了男社员。”谭丽介绍,当时,堡子女社员的工分数始终保持在全队工分的50%左右,真正顶起了生产劳动的“半边天”。

  2011年8月,“中国·堡子‘半边天’文化陈列馆”在废弃的村小学原址上建成,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观,也给堡子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娘子庄园”俯瞰

  “娘子庄园”,强村富民示范园

  走在堡子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上,路旁的蔷薇园花团锦簇,紫薇树郁郁葱葱。“2018年,我们村土地流转完毕,现在每年土地流转收入25万元,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谭丽说。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堡子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14人。为了不让一个贫困户落下,时任村书记杨秀与黄丽、曹哺琴等几位女党员一起,分别牵头成立互助小组,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

  贫困户蔡会军家底子最薄,他本人患有糖尿病,在互助小组的帮助下开始养猪、养鸡,加上生态护林员收入,日子一天天有了起色。2015年,堡子村率先在全镇实现贫困户全部清零。

  堡子村与周边几个村联建的“娘子庄园”,是一个占地数百亩的田园综合体。2019年11月,在外打拼多年的邻村女性黄丹决定回乡带领更多村民致富。在镇里的支持帮助下,黄丹流转了堡子村及相邻的灯塔村、幸福村500多亩土地,种植百香果、火龙果等精品水果,带动3个村70多名妇女就业。由于黄丹注册的公司3名股东都是女性,在田间劳作的村民绝大多数也是“娘子军”,“娘子庄园”的名称就这样叫开了。尽管种植百香果在息烽县是头一回,但通过强化培训、推广科技,2020年“娘子庄园”百香果产值600多万元,务工妇女人均增收2万余元。

  堡子村通过党建引领,构建了有特色的党建产业示范带,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现在,不仅有百香果种植园,紫薇花卉和红叶李果树种植基地,还有现代生态蔬菜种植示范园。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人人有事干、个个有钱拿,每年务工收入4万余元。“堡子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集体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养龙司镇党委书记周代敏说。

  “为进一步释放土地流转红利,拓展新的增长空间,我们正在谋划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谭丽介绍,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全国妇女教育基地——“半边天”文化陈列馆的资源优势,打造集“半边天”文化培训、“娘子庄园”种植体验、民俗演出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目前,堡子村共带动周边村寨一起发展了5家农家乐、20家农家客栈。

“半边天”文化亲历者文安荣老人给晚辈忆当年

  “巾帼先锋岗”,乡村治理铸品牌

  乡村善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堡子村“半边天”大显身手的舞台。

  “堡子村作为我县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的重要节点,在基层治理中优势明显。”息烽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廖光力介绍,去年4月,县里出台了《构建“中国·堡子半边天发祥地”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指导意见》,堡子村设立了“巾帼先锋岗”和困难帮扶队、法治宣传队、义务巡逻队等6个“巾帼先锋队”,全方位展现基层治理中的“巾帼之美”。

  堡子村早在2015年就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称号。去年以来,堡子村“两委”先后召开田坎会、院坝会43场次,搜集难点热点、讲解法律政策,化解多年疑难纠纷27件。

  “巾帼先锋队”44名队员中,80%是女性,尽管他们没有报酬,但却为群众解决了一大批烦心事、揪心事,通过开展“比实干比实招比实绩”活动,把评判业绩的表决器交到村民手中。

  55岁的陈洪芳既是村寨美容队队员,也是女子民兵连成员。4月21日,她和女子民兵连的党员一起,手拿锄头、铲子,将园区1.5公里沟渠清理得干干净净,共清出淤泥、垃圾近6吨,路过的群众投来赞许的目光。

  堡子村还是省市两级“家教家风宣传教育示范实践基地”。村部有个“半边天”幼儿托管中心,每天下午,由“爱心妈妈”轮流值岗,陪伴孩子们做游戏、讲故事。“这样的托管中心城里才有,没想到我们村里也有,还不收费,真是办了件大好事啊!”一位留守老人感叹道。

  从66年前的追求平等,到如今的巾帼共治,“半边天”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如今的堡子村,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形成了“感党恩不忘本、化纠纷不堵心、守法纪不惹事、惠民生不懈怠”的乡村治理堡子经验。

 

半边天文化广场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