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
2021-06-04 09:2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通讯员 杨沁恩 文/图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窑洞养牛基地。

  泾川县王村镇朱家涧村甜瓜直销点。

  甘肃省平凉市以强化政治建设,推进组织创先、机制创新、作风创优行动为总抓手,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组织创先怎么创——

  支部建在产业链

  党员聚在产业链

  山大、沟深,底子薄、没产业,是昔日庄浪县水洛镇吊沟村的真实写照。2017年,吊沟村党支部抢抓全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机遇,创新土地、劳务、资金、技术等入股方式,建成扶贫车间2个、规模养牛场1处,发展果园2800亩,投放基础母牛710头,养牛人均增收400元以上,土地入股分红户均年增收1800元。2019年3月,吊沟村又建成年产30万只宫灯、产值达500多万元的扶贫车间。

  吊沟村的变化,是平凉市农村党支部推进组织创先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平凉市探索形成了“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庄浪模式”、“党组织+供销集团+乡镇扶贫产业开发公司+村‘两委’班子+合作社+农户”的“静宁模式”和“党组织+劳务公司+企业+农户”的“灵台模式”,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的“四链”机制,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解决农户和产业、市场的对接问题,形成了规模化、抱团式发展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目前,平凉市建立了297个产业型党组织,69个跨区域、跨产业党建联盟,405个产业链党组织,36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蹚出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机制创新怎么创——

  聚焦薄弱环节

  突破重点难点

  以前的崇信县新窑镇西刘村,村民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泥泞路。近年来,西刘村投资300万元,保护开发红色文化遗址,实施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硬化道路、建设党组织活动场所……如今,走进西刘村,“三五九旅”宿营地遗址修葺一新,还有廊亭、蒙古包、观景台和跑马场等。

  西刘村的变化,是平凉市农村党支部推进机制创新的一个缩影。

  平凉市坚持把机制创新作为提升组织力的有效举措,聚焦基层党建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从创新工作推动、分类指导、基础保障等制度入手,建立从目标到过程再到结果的闭环系统,形成政策、资源、项目向基层持续倾斜的长效机制。

  在推进落实方面,建立“月提醒调度、季交叉督查、半年现场推进、年终观摩述评”机制。在分类指导方面,分层次、分类别指导党组织抓好标准化建设、品牌创建、先进典型选树等工作,累计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652个,对11103名村(社区)“两委”成员开展任职资格联审,清理撤换“两委”成员361名。在基层治理方面,推动治理重心向下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部署开展“千村党组织引领、万名党员承诺,共树文明新风”行动,灵台县白草坡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在基础保障方面,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补助、社会支持为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9550万元,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91个;市、县两级每年列支党建专项经费1000万元和500万元,累计新建、改扩建村(社区)阵地548个,1456个村级活动场所和78个社区活动场所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

  作风创优怎么创——

  树立用人导向

  营造干事氛围

  “村子变美了,日子好过了,多亏有个能干的好支书。”崇信县木林乡桃花岭村村民梁喜存深有感触地说。

  干部是推动政策在基层落实的执行者,也是引领发展的具体实践者。如何让年轻干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崇信县制定出台了科级干部交流工作办法、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规划等制度,采取公开考聘一批、本土选拔一批、择优留任一批等措施,推行问题村全员调整、一般村重点优化、先进村培训提升“三种模式”。先后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107名,优秀年轻干部198名;从县直部门选派77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驻村挂职锻炼。对工作中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推荐提拔,对成效不明显的进行谈话提醒,形成了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平凉市各级党组织始终把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面,着力调优结构、提升素质、强化管理,推动全市党员队伍更加合格过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平凉市先后有2272名优秀干部扎根脱贫一线驻村帮扶,一大批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艰辛付出,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7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6个集体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