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大考 党旗飘扬 | “看到飘扬的党旗,心就一下子稳了”——四川甘孜、雅安基层党员干部奋战抗震救灾一线
2022-09-09 09:0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记者 聂伟 通讯员 戴桢 曾旋 姚文刚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强震。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加强震情监测,防范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等工作。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无数人从四面八方奔向受灾严重的甘孜州泸定县和雅安市石棉县,当地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积极行动,共同解答人民至上“必考题”,筑牢抗震救灾“钢堤坝”。

  “地面走不通,飞也要飞进去”

  地震造成泸定县磨西镇咱地村70多人被困。9月6日上午,救援队从磨西镇徒步前往咱地村搜救。一路余震不断,山间飞石时有掉落,可救援队不顾安危,成功救出所有被困群众。村委会副主任陈勇印象最深的是,“行动不便的童洪清老人,是大家用担架接力抬出来的。”

  石棉县王岗坪乡、草科乡、新民乡部分道路中断,当地党员干部就在大渡河上开通一条“水上生命航线”,组织船只把救援队伍和物资抢送进灾区。

  船也进不去的地方,那就遇水架桥。9月5日,在距离磨西镇5公里左右的青岗坪村,救援人员在滚滚洪水中,用身体和绳索搭起一条“生命桥梁”,转移被困群众数百人,“就是变成鸟,飞也要飞进去!”

  甘孜州第一时间成立由州委书记、州长任双指挥长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展开抢险救灾工作。州委组织部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亮身份、当先锋,并紧急划拨州管党费300万元,助力抗震救灾工作。各级各部门全部进入战时状态,组织党员突击队挺进震中。

  雅安市石棉县受灾也很严重。雅安市集结613支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先锋队、2.3万余名党员挺进一线,架起一条震不垮的“生命线”。

  “青壮年最后走,一个群众都不能少”

  9月6日下午,泸定县得妥镇紫雅场村。倒塌的院墙旁,村书记张平双眼通红,脸上、腿上、手上的一道道血印子很醒目。震后,他24小时不眠不休,做成了一项“壮举”:该村3个村民小组散布在3座山上,他连翻3座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组织群众自救,在村民2组,还徒手从垮塌的废墟里救出一对母女。“按受伤程度和年龄大小排序转移,青壮年最后走,一个群众都不能少!”张平跟村干部们反复叮嘱“纪律”。

  “往山梁上跑!”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书记何公全的一声大喊,救了数十名村民的命。他带着村干部一路呼喊,组织群众往安全地带转移。事后他感到后怕,地震造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水冲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灾情在哪里,堡垒就筑到哪里、党旗就插到哪里。甘孜州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临危不乱,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798支,当地59支驻村帮扶队就地转化为党员干部突击队,带领群众就地开展救灾避险,真正做到哪里是急难险重一线,哪里就有党员战斗的身影。

  雅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乘坐冲锋舟直抵受灾最重的王岗坪乡,靠前指挥。市委组织部派出3个工作组,由部班子成员带队,赶赴受灾最重的3个乡镇,指导灾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石棉县所有县级干部全部下沉到联系乡镇(街道),县级机关干部全员参战,乡、村两级干部全部进村入组到户。

  “手牵手,让明天成为更好的明天”

  9月6日凌晨4时30分,泸定县磨西镇上一家温泉酒店的院子里,撑着几排帐篷,咱地村的村组干部在值夜。包村干部金尚骏告诉记者,安置点上的规矩是:群众休息、干部守夜。“安置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时刻提防余震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一点都疏忽不得!”

  磨西镇镇长陈专介绍,该镇所有安置点都有党员干部值守,确保7000多人妥善安置。“这两天余震不断,但看见飘扬的党旗和值守的党员干部,心就一下子稳了!”受灾群众刘天淑说道。

  “我是灾民,也是党员!”泸定县得妥镇幸福村村民高建平住进安置点后,随即申请当上了一名安置点的志愿者,积极参与秩序维护、场地消杀、搭建帐篷、发放物资等服务。在石棉县,受灾党员们在安置点上办起了一个个“青青儿童乐园”。

  截至记者发稿,甘孜州、雅安市共临时避险转移安置5万余人。

  在甘孜,56个帐篷党组织建在临时安置点上,一面面党旗迎风飘扬,每顶帐篷外都悬挂着“有事找党员”的标识牌,每个帐篷都有一名党员服务员,确保受灾群众有困难能第一时间找到党组织。

  在雅安,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推进。在抢险救援第一线,81个集中安置点上人心安定,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服穿、有医疗服务、有安全住所。

  以真心换真心,民心在党旗下汇集。9月6日凌晨1时多,忙了大半天的救援人员围着篝火酣然入睡。夜里,村民们为他们续了一夜的火。白天的忙碌,使得他们的鞋被汗水和河水弄湿了,有村民悄悄拿起,就着篝火一双双烤干。9月6日凌晨5时10分,磨西镇温泉酒店安置点,开朗豁达的咱地村村民们用大炉子支起两口大铁锅,熬出了震后第一顿早饭。和群众一起吃上热菜热饭,村干部们表态,会和村民们一起手牵手重建家园,“让明天成为更好的明天!”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