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基层干部找到属于自己的“白瓷碗”
2025-06-30 17:2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付金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近日,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生铁冢镇范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董桂林“蹭饭”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蹿红。画面中,两个“佩奇碗”、一双筷子、一份慰问品,搭配上标志性的笑容与爽朗的笑声,董桂林就这样敲开了一户户村民的家门,也走进了百姓的心里。

  在基层想要顺利开展工作,与群众打成一片是关键所在。董桂林将“蹭饭”这一生活化的举动,巧妙地转化为开展驻村工作的切入点。

  在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的农村,“90后”干部如何跨越年龄鸿沟与百姓顺畅交流,董桂林以他朴实无华却又充满智慧的方式,给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解题方案。他端着白瓷碗,一家一家地走进村民家中“蹭饭”,但这一行为并不是随性而为,而是一场场精心策划的破冰之旅。他带上鸡蛋、牛奶等慰问品,以等价交换的方式开启交流,在饭桌上,用乡音与村民拉家常、聊八卦,饭后,又以“击拳”的趣味方式与村民告别。日复一日地“蹭饭”,让原本陌生的年轻干部,渐渐变成了村民口中亲切的“小董”“乖乖”。当干部放下“官架子”,和村民一个锅里吃饭,群众自然也就放下了心中的防备,打开了话匣子。从养老就医的琐碎问题,到村庄发展的宝贵建议;从家长里短的温馨故事,到土地纠纷的棘手难题,在一顿顿家常便饭之间,流淌着最真实、最质朴的乡情民意;也传承着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致胜法宝。

  难能可贵的是,董桂林还敏锐地捕捉到网友的好奇心,巧妙地将蒲公英茶、五香烤鸭蛋、芝麻盐等当地土特产植入视频之中,让原本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农产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走向了全国,“吸睛”更吸金。这些视频也触动游子内心深处的乡愁,吸引了一批优秀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在董桂林的不懈努力下,“蹭饭”视频现已成为一个集反馈民情民意、宣传当地特产、吸引人才回流于一体的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

  董桂林的“白瓷碗”,不仅盛满了乡情民意,更成为连接干群、振兴乡村的独特桥梁。他的实践启示我们,基层工作的生命力在于真诚与创新。当然,在“蹭饭”视频引发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需警惕形式主义的模仿——切莫只学其“形”,而忽视了其“神”。“蹭饭”只是一种形式,真正可贵的是其背后所蕴含的温情与科学的工作方法。广大基层干部最应学的是董桂林的创新意识和为民情怀,唯有如此,才能在基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白瓷碗”。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