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调研报告千字文丨荣获“全国文明村”之后
2025-11-14 09:1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内核,近年来在政策布局中持续占据重要地位。我利用近一年时间对五家子村全村农户进行深入走访调研,了解民生民情,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深入了解村子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五家子村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经济作物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以及第三产业。村内资源丰富,拥有黑松林地、风力发电及光伏发电景观、山地资源等,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2025年5月荣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一直以来,五家子村将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通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围绕“村委会服务、村优美环境、村文明风尚”开展工作,发挥文明实践站及各类队伍作用,目前,全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5%以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

  尽管五家子村乡风文明建设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村内也存在留守老人居多,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懂策划、善组织、有情怀的文化能人、外出能人、专业社工;活动未能充分调研村民的真实需求和兴趣点等问题。

  经过调研,我认为需要真正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作用,让村民自己议、自己定、自己管移风易俗、环境卫生等关键事,赋予其实际话语权和监督权。

  同时选出身边“草根”榜样。重点挖掘和宣传本村普通村民中的好人好事、能工巧匠、孝老典型,鼓励老党员、老干部、外出能人带头示范,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谋求宣传实效。持续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宣传新风尚、发布活动通知、分享好人好事,营造浓厚氛围。关注老年人,重要信息同步口头传达。

  在阵地方面,一是灵活利用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空间,根据农技培训、儿童托管等村民需求,安排活动和服务,使其成为村民愿意去的“好地方”。二是发现并支持本村的手工艺人、退休教师等,给予适当补助或荣誉,鼓励他们牵头组织扭秧歌、广场舞、读书会、手艺传承班等接地气的活动。

  此外,村里还可建立“村干部包片、村民代表包户、保洁员日常维护、村民‘门前三包’”的责任网。探索小型公益岗位轮值制度,确保垃圾清运、公共区域保洁常态化,并尝试把本村有特色的编织、剪纸等老手艺做成小纪念品,结合乡村旅游或线上销售;把老故事编成快板、小戏在“乡村晚会”上演,让传统“活”起来、有价值。

  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水泉镇五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杨雅迪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