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月村,跃出龙门
2023-09-18 14:24:00  来源:南方+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盛夏,珠海迎来滨海游旺季,络绎不绝的游客从珠海机场走出来,斑斓的海岸线是三灶给人们的初体验。

  珠海金湾机场所在的三灶镇,茂密的山林与黄金海岸线之间,村庄与大海相依,人们与鱼为伴。腥咸的空气,似乎在提示着村名的由来:在这里,以鱼为名的村落众多,其中就有位于镇中心的鱼月村。

  今年,借助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契机,抢抓珠海机场升级改造带来的人气,鱼月村抓紧盘活村集体物业资源,壮大产业规模,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既有林伟民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史迹陈列馆的红色文化展馆,也有高端酒店、文创和咖啡等新业态。“在鱼月村,乡村风光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游客李先生这样感慨。

  曾经默默无闻的鱼月村,正在跨越城乡二元鸿沟,成为珠海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本。

  擦亮产业底色 “沉睡资产”再增值

  在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鱼月村的伟民广场中央,有一尊高高矗立的铜像,他右手拄杖,左手插兜,西服外套随风向后扬起,坚定有神的目光投向远方。他就是我国早期工人运动者林伟民。

  林伟民的故土,昔日南海边的滩涂,正在上演一场城乡融合的巨变。

  上世纪末,珠海大桥、三灶联岛大堤建设,以及珠海机场的启用,彻底改变了三灶镇的命运,让这座与世隔绝的小岛走上了腾飞之路。

  便捷的交通带来了企业、游客,一座座产业园拔地而起,酒店、饭店、咖啡厅等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位于三灶镇中心城区的鱼月村,地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散地,也跟着抢抓机遇,盘活村组物业资源。

  2022年,鱼月村定家湾组集约8.1万平方米土地合作建设的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集工、商、高新科技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端园区。

  此举不仅为航空科技、医药产业、高新技术、新能源及配套产业入驻预留了充足的土地,为金湾区打造全市产业发展主战场拓展了空间,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定家湾组获得转让费共约2.7亿元,平均每年收入673.86万元。

  盘活土地资源之外,鱼月村还在扩宽经营渠道,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距离林伟民纪念广场不远处的金山林酒店,自运营以来不仅带动了村中劳动力就业,还成为村财政收入的一大支柱。

  而这个四星级酒店的前身,其实是企业迁出后的闲置厂房。

  “我们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发展物业经济。像金山林酒店,不仅盘活了‘沉睡土地’,而且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60多万元。”鱼月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邓俊海介绍,除了金山林酒店,村内的鱼塘村小组采取村企合作的方式,对位于镇域中心内的华晨大厦商业项目进行合作开发,项目占地面积7582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由企业出资建设,村、企按照建筑面积四六分割产权,村集体将自有产权商业部分返租,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08万元,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建成更多集体经济强村,是“百千万工程”的工作要点之一。

  近年来,鱼月村利用“村村有物业”的政策利好,盘活土地资源和物业资源,推动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和村民增收。

  据统计,该村现有厂房面积28765㎡,商铺面积18713㎡,综合楼建设面积19600㎡,酒店面积32597㎡。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1413万元,比2021年增收3.4%;股东人均分红1.52万元,比2021年增收67%。

  彰显乡村特色 环境整治提“颜值”

  漫步在鱼月村,曾经残破的墙壁、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图文并茂、直观生动、通俗易懂的“文化墙”。灿烂的晚霞、灵动的仙鹤被绘制在墙上,扮靓这座“全国文明村”。

  由于鱼月村开发早,人口多,建筑老化、设施陈旧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展露了出来,亟须完善提升。特别是一批建于20世纪80、90年代的小区,由于原单位的变迁,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整体环境破败不堪,给周边居民造成了极大不便。

  “过去的道路,废水流淌、垃圾乱扔,各家各户在门前随意摆放杂物占道的情况也不少。”村民吴日清回忆说。

  乡村要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是重要抓手,也是关键。面对历史难题,鱼月村多措并举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助推城乡融合协同发展。

  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重点对金竹大厦、泰宝新村、实发新村等老旧小区进行微改造,通过清理建筑垃圾、拆除乱搭乱建、梳理“三线”等方式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对列圣、鱼塘两个村小组的巷道、排污排水系统、供水管网进行改造;针对村内道路车辆乱停放等整治难点,应划尽划增设车位2200多个,建设林伟民陈列馆后山停车场,缓解停车难题……

  另一方面,作为林伟民的故乡,鱼月村近年来积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发挥本地优势,围绕组织强、教育实、产业兴、治理好、乡村美的建设目标,提升党建质量,让红色美丽村庄成为乡村振兴引擎。

  “我们将做好乡村旅游、党建文化融合规划,在伟民广场东西两侧、广场西侧至金列圣步道建设仿古小木屋约30个,打造红色文化街,提升修复广场内休闲小公园,连片打造旅游线路,把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强村富民的产业优势。”邓俊海说。

  此外,鱼月村还计划把村内红色资源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机结合,进一步发展红色文创、民宿餐饮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并结合该村入选了珠海市非遗名录的定家湾茶果等三灶特色产品,把发展乡村旅游与传承传统工艺结合起来,增强传承非遗文化。

  提升幸福成色 “协商议事”聚合力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鱼月村通过落实村民议事协商制度,让广大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角”,以高质量基层社会治理赋能“百千万工程”。

  “争创新时代文明乡村、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秩序,不乱停乱放……”

  一条条、一件件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在鱼月村委三楼会议室,被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而出。

  “以前对这些工作都不太关心,现在自己参与其中,整治好自己房前屋后的卫生,感觉特别有成就感,现在想的是要时时刻刻保持好。眼看着身边环境美、民风正,这生活是越来越美好了。”村居的可喜变化让鱼月村的村民张先生感慨不已。

  鱼月村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自1999年起,就积极落实村民议事协商制度,广泛征求听取群众意见,发挥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村级事务自我管理水平。

  近年来,鱼月村启动多次村民议事协商,将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移风易俗、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等相关内容纳入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同时,推荐热心村务、熟悉村情、有责任心的村民,协助处理村内其他各项日常管理事务。

  “此外,我们把制定、践行村规民约作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就群众关切的红白事操办、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让村民成为村规民约的制定者和践行者。”邓俊海介绍,去年年底,鱼月村修订村规民约后,村里大小事务都有了更为明确的细化,村居治理的内容更具体、要求更高,并成立鱼月村红白理事会,选举了部分村民代表担任会员,负责监督本村的红白喜事,实现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目前,鱼月村已搭建出多个村级议事协商平台,不新丰富协商内容和形式。

  让充分反映民意的村规民约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推动鱼月村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近年来,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第三批红色村试点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责编:俞玺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