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太平山村冷水鱼养殖基地,虹鳟鱼、金鳟鱼、中华鲟鱼等冷水鱼成群游动,池塘边的软枣子和秋白桃已近成熟,一派生机盎然。“我们围绕冷水鱼和特色采摘,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日子越过越好。”村党支部书记王喜良说。
过去的太平山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收入低、产业项目少,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空心村”。2022年,村党支部围绕村域资源进行调研,最终确定利用本村优质、丰富、清洁的冷水资源,发展特色冷水鱼养殖项目。
思路有了,还得组织好、管理好。面对村民们刚开始的质疑,太平山村党支部发动党员自筹资金,同时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最终让冷水鱼养殖项目上马运行。党员带头先试,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党员+村民”的发展方式,为没有养殖技术和经验的村民提供全方位帮助,让村民融入集体中,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主体,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太平山村打造覆盖“生产—加工—销售—品尝”的立体化冷水鱼产业链,构建“线上+线下”双轨运行模式,线上依托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形式;线下对接大型超市、餐饮机构,并在周边设立直销点,以“美景+美食”吸引订单,打通产销闭环。
村党支部以“党群共富”活动为契机,村集体依托集体养鱼场打造涌泉生态产业园,栽种软枣子和秋白桃,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同时引导周边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发展民宿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如今,一个“水里养金、岸上生财”的新景图正徐徐展开。虹鳟鱼、金鳟鱼、中华鲟鱼、七彩鲑鱼和细鳞鱼等冷水鱼,远销北京、黑龙江和吉林等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稳步攀升,开辟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致富路。
本报通讯员 关洪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