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者对话青年榜样】石宇锋:在渭北平原抽穗扬花
2024-04-29 11:26:00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小麦的一生,从种子萌发开始,经历出苗分蘖、返青生长、拔节孕穗、抽穗扬花,到最终的成熟开镰,是一场完整的生命轮回。陕西省渭南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宇锋在乡村逐梦的十年,也像他用心管护的小麦,只是那粒梦想的种子,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种下。

  萌发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地处渭北平原,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主产区。31年前,石宇锋就出生在这里。石宇锋的外公和爷爷都是乡镇农技员,一辈子奔走在田间地头。改革开放初期,他的父亲创办了一家小型农业企业,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服务当地群众。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耳濡目染之下的石宇锋,对农业有感情也有想法。2012年,19岁的石宇锋退伍,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毫不犹豫地转身返乡。他相信,黄土地里同样孕育着无限可能。

  回乡后,石宇锋很快接手父亲的农业企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2013年,陕西省植保总站有购买航化施药器械的项目招标,当时的陕西,还少有专业的基层农业服务平台。石宇锋告诉记者,在此之前,父亲一直在做机械化病虫害统防统治,于是成功中标该项目。

  作为项目负责人,石宇锋前往深圳、山东等地考察,引回很多外地企业来做试验。“飞机在空中打药,我们在底下放试纸,通过大规模走访调查,了解不同航化器械的特点。”经过反复试验、比较,石宇锋最终选择了无人机。2015年,石宇锋组建了陕西省首支专业化无人机病虫害防治队,负责给农作物打药。

  长达两年的考察期,石宇锋了解的不仅是航化器械,还有更真实的“三农”。他敏锐感知到,在机械化程度低、老龄化程度高的农村,农民不想种地但又放不下土地的纠结。这样的感知,推着石宇锋往前走。2016年,他决定加入机耕和机播服务,组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创了“绿盛全程托管”模式。

  拔节

  8年时间,石宇锋和合作社的服务足迹,遍布西北五个省多个地区。目前,他们服务田地超过2.7万亩,受益农民2000余户。说起现在的成绩,石宇锋语气闲适,然而最初推广时,远没有这么轻松。

  石宇锋记得,最初每次使用无人机作业时,总会引起不少农户的“围观”。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体两面,新鲜也意味着未知。石宇锋发现,农户会因为好奇围上来,又因为未知而退避三舍。

  2016年8月,一场玉米粘虫灾害席卷陕西多地。在大面积的虫害面前,农民手动喷药无异于螳臂当车。关键时候,石宇锋团队出动植保直升机2架、植保无人机38架,连续高强度飞行6900余架次,作业面积达到10余万亩,有效遏制了虫害。这一次,石宇锋和他的无人机作业团队“一飞成名”。

  “以前都是背着药桶打药,现在喷药、播肥、播种等都由植保无人机来干,这些高科技让农民‘玩转’种地。”石宇锋笑称,随着科技赋能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再是农民的真实写照,农户只要坐在田间地头用手机APP下单,即可轻松“召唤”植保无人机。

  在让农民轻松种地的同时,石宇锋也在不断探索助民增收的路径。绿盛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带机入社模式,农户购买农机加入合作社后,石宇锋会为他们联系订单并提供专业指导。目前,共有社员200余户,社员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

  同时,立足关中地区小麦、玉米两茬轮作实际,石宇锋团队以自己合作社为引领,联合其他各个合作社,利用他们在秸秆综合利用、深松整地、跨区机收、零配件供应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具有临渭特色的农机合作社服务联盟,最大程度放大了带富效应。

  扬花

  “以前村里老一辈的人总是说,‘以后娃娃们都到城里干事业了,谁种这地啊?’在我看来,地还是年轻人来种,只不过有新的思路和方法。”石宇锋寻找着种地的多种可能,也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了这种可能,纷纷投奔于他。目前,石宇锋团队30名员工中,30岁左右的青年占到了90%以上。

  1999年出生的赵彭飞,是石宇锋团队里最小的飞手。年龄小但经验老道,他在2018年获全国农机手大赛亚军,是陕西省第一批植保无人机教员。“以前我进过工厂、开过塔吊,后来有机会加入了石哥的团队,觉得还是在家乡最舒服,在地里待着最自在。”赵彭飞言语之中对现状很满足。

  这些年,朝气蓬勃的石宇锋团队阔步前行,穿越渭北平原,来到世界青年面前。2023年11月1日,在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上,作为我国农业领域两位代表之一,石宇锋作了题为《科技是最大的公益》的发言,介绍“科技种植+全程托管”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的经验。他和团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也被选为全球首批青年行动100个典型计划之一。

  其实,这不是石宇锋团队在国际舞台的“首秀”。早在2019年,石宇锋就带着技术团队,来到非洲南部的林波波河畔。关于来意,石宇锋告诉记者,“万宝”牌大米是当地响当当的餐桌必备,但田间管理尤其是病虫害防治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稻产量。“通过无人机作业,我们打了一场‘虫口夺食’的漂亮仗,展示了中国智能农业科技的魅力,以及新时代‘新农人’的风采。”

  从弱冠之年到而立之年,石宇锋在渭北平原拔节生长、抽穗扬花,先后获得“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国字号荣誉。今年,石宇锋又获得了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片刻喜悦之后,他继续投入日常的忙碌中,继续用青春浇灌着绿色田野……

  本报记者 刘凤双  通讯员 李浩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路上,我们殊途同归

  4月下旬,渭北平原的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这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期,也是“一喷三防”的关键期。作为“农田管家”“作物保姆”,石宇锋很忙。我见缝插针地采访他,问他会用什么词定义过去十年。忙碌之余,石宇锋给我发来语音,他说是“传承”。他解释,往小了说是他们家祖孙三代的传承,往大了说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的使命。

  我知道,他说的不是大话,也不是空话。因为四年前,我也是抱着类似的心情,成为乡村干部报社记者。

  我生长在沂蒙山区,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我跟着爸妈下地干活,蹲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爸妈身旁,仰头看汗水汇聚、汗珠滑落。也是在那时,我深切体会到农民的辛劳,明白什么叫“汗珠子摔八瓣”。想帮忙但力不能及的我,只能根据擦汗次数,判断他们的口渴程度,适时递上水壶。

  2020年夏天,研究生毕业的我,曾在两个工作机会面前摇摆。最终,我下定决心入职乡村干部报社,因为这是一个服务全国基层干部的平台,我想借机到更多乡村走走,看发展也看问题,见证并参与乡村振兴。我也有私心,我想借工作“偷师学艺”,再为家乡“传经送宝”。

  当石宇锋在渭北平原抽穗扬花时,我用脚步丈量着祖国广袤农村,从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从四川盆地到中原沃野……握在手中的笔,就是我的“农具”。我记录“石宇锋们”的奋斗足迹,也勾勒乡村发展的生动图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在这条路上,身为乡村干部报社记者的我,与“新农人”石宇锋殊途同归。

  刘凤双

责编:俞玺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