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约事丰研究“真”问题
2022-04-15 09:3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丁宏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毛泽东同志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好的调查研究报告,是通过亲身经历和广泛实践形成的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清醒认识,能够帮助决策者进行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政策制定。

  撰写好的调研报告绝非易事,它没有捷径可言,不能凭着想象或经验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大量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理性地对研究素材进行分析、提炼、归纳和总结,在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出改进工作的对策建议。一般而言,撰写好调查研究报告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选题策划。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调查研究的最大价值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调查研究需要敏感性,要具有“问题导向”的意识,聚焦难点热点,探索性地发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真”问题,积极为破解发展难题开出“良方”。发现问题一是需要具备宏观视野,要从中央全局性和战略性部署入手,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来选择研究主题。如最近中央发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对于这一新提法和新战略的理解和细化实施,还存在着诸多需要破解的“盲点”和“空白”,这就为调查研究提出很多好的选题方向,为更好地落实和推进中央政策提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二是来源于群众所迫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不宜过于抽象,应更加具体,能够通过政策设计或制度建构来加以解决。如乡村振兴中集体经济的增收问题、宅基地流转问题,这些问题切口小,但意义重大,具有紧迫性,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共鸣。

  二是调研组织。调查研究不是仅在书斋就能完成的工作,必须要练好“脚力”和“眼力”,主动走出“象牙塔”,到基层一线和群众打成一片,进行走访和调查。毛泽东同志认为,“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到下面去跟群众接触,就能感到有生命”。为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深入农村一线,“甘当小学生”“躬身入局”,以群众为师,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最后以确凿的事实得出了农民运动“好得很”的结论,为调整当时党的右倾错误路线作出了极其关键的贡献。开展调查研究也不是随意进行的,现在存在着一些“伪调研”,纯粹“摆样子”“走过场”,徒有调查之名而无调查之实,不但毫无实效还让基层增加工作负担。有效的调查研究开展之前,必须要经过精心的准备和筹划,要带着问题去调研。围绕调研主题,先进行扎实的案头工作,经过充分的思考,梳理出想要了解的具体问题,选择科学的调研方法和时间安排,形成周密的调研方案。如此开展的调查研究,才有更高的效率和针对性,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

  三是建议思考。调查研究需要发现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更要善于提出“怎么办”。调研报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报告仅仅是注重词藻的华丽、语言的工整和口号的对仗,仅仅是满足于充当文件政策的“马后炮”或“传声筒”,那么这篇报告最多算是形式上的“好”文章,而失去了调研报告真正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我们要善于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让研究的“谋划”影响“规划”,让研究的“对策”融入“决策”。当然,认识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开始提出的建议都一定完全正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检验和提升。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有不同意见不要一棍子打死,而是允许充分表述。通过反复讨论、反复比较利害,相互磨合、沟通,统一认识,这时拿出的方案才能比较符合实际。”

  四是报告风格。调查研究报告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论文,也不同于新闻报道。它来源于实践,又要高于实践,需要不断地把零星的认识加以系统化和深刻化,直至还原问题的本来面目。从报告字数来看,应该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等报告,有的长达几万字,有的仅有两千字。递交给领导的报告一般来说应高度凝炼,言简意赅地阐述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从语言风格来看,要倡导生动活泼、言之有物的文风,应该是“文约而事丰”,用质朴的语言表达鲜明的观点,避免洋洋洒洒一大通“正确的废话”。从报告体例来看,通常分为研究背景、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三部分,研究背景要简明扼要,着重说明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问题分析要言之有据,通过数据或比较提出当前存在的困难或障碍;对策建议要切实可行,着重提出精准的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成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和支撑。

  (作者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江苏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长三角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