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沿湖村书记刘德宝:领着“渔花子” 唱响“渔家傲”
2020-05-26 09:2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许露露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境内的邵伯湖是全省第三大湖,98平方公里的湖面烟波浩渺,湖岸线上分布着许多村庄,位于邗江区方巷镇的沿湖村便是其中一颗璀璨明珠。初夏时节,在沿湖村闲逛,处处皆美景:湖水一望无际、渔舟点点,湖岸林荫繁茂、游人如织,渔民新居各具特色。

  可10多年前,这个美丽渔村还是全区最穷的村之一,不但地理位置最偏,耕地也最少。全村410户1604人,只有72亩地,村民世代以打鱼为生,生活贫困,被外人戏称为“渔花子村”。2004年,渔民的儿子刘德宝挑起村里当家人的重担,带着全村人战贫,一步步实现了渔村“蝶变”。

沿湖村美景

  4月29日,记者在沿湖村见到了刘德宝,他在人群里特别显眼,因为黑。刘德宝笑着说,“我从小跟着父母住在渔船上。现在嘛,每天在村里跑来跑去,不黑才怪。”

  回想起渔民的苦,这位渔民的儿子有一肚子的话说。

  “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我们渔民以前以船为家,全家两三代人挤在四五米长的小船上,靠水讨生活,生活特别艰辛。”

  1974年出生的刘德宝,窄窄的渔船承载了他童年许多心酸回忆:家里穷,父母靠打鱼拉扯三个孩子,他7岁时就能上船补网、下船插秧,9岁那年差点因家贫辍学。1992年好不容易读完初中,在江苏油田找到一份体面工作,一家人原以为命运会从此改变,没想到老书记的数次拜访,又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选择回村当村干部。

  虽然父母有些失望,可刘德宝的骨子里流淌着渔民的执拗。老书记的话一直烙在他的心里,“人家说我们‘鱼死不闭眼,渔民挣钱花不到晚’、‘呆男不娶渔家女,傻女不嫁渔家汉’,就因为穷,我们活得没尊严。希望你能给村里带来改变。”

  刘德宝在村里干过会计、文书,一干就是十来年,目睹了村里发生的种种乱象:村支书5年换了三任;村集体账上一分钱没有,还欠了20万元外债,村干部工资都发不出来;村委会的窗户上没一块玻璃是完好的,全被泄愤的村民砸坏了。

  2004年,刘德宝走马上任村书记。面对“烂摊子”他没有退缩,盘算着村子发展如何破题。

  站在古色古香、窗明几净的村委会院子里,刘德宝回忆说:“我们村地理位置特殊,淮河、长江、运河三河交汇,先辈们来自苏鲁晋皖,各种口音都有,他们家族观念强,‘村集体’观念淡薄,上任第一步,我将工作重点放在聚拢人心上,通过村民代表议事、村民代表监督等工作机制,解决村里的历史遗留矛盾。”这一做法,一直延续至今,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要上会,信息透明了,决策民主了,怀疑猜忌少了,群众的气也就顺了,虽然会场上有争吵,但上访告状的没了。渔民们说:“民主议事对我们的胃口。”

  2006年,刘德宝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提出了村里的发展目标:一是“填塘整地、上岸定居”,二是走特色养殖发展道路。

刘德宝在乡村旅游节上推介特色水产品

  特色养殖也就罢了,对于填塘整地,村民们反应激烈:“全村几乎都是水面,地从哪来?钱从哪来?”

  “正因为没有地,所以我们才居无定所,与社会脱钩,这是我们贫困的根源。”刘德宝苦口婆心地劝说村民,“一年干不了,就干两年,两年干不了,就干十年、二十年!”于是,党员干部们带头交出了各家的水塘。

  刘德宝到处“化缘”争取填湖资金,为了省钱,只要听说附近哪里挖沟挖渠搞建设,他就带着村民赶过去,将多余的土运回来。整整6年,硬是将600亩荒滩水塘一点一点填成土地,并拿出160亩专门用于规划渔民集中居住区。现在,全村410户渔民全部上岸定居,清一色200多平方米的独栋楼房,家前屋后鲜花、绿草,水电、网络、雨污管网配套齐全。不少村民笑着回忆,“搬家后第一晚,躺在松软的席梦思上,又幸福又激动,整夜睡不着。”

  “头上有了瓦,脚下有了根。”刘德宝专心带着大家发展特色养殖,全村开发出12900亩养殖水面。为让只会打鱼不会养鱼的渔民尽快掌握技术,刘德宝请专家到村里指导,为此,他腾出自己的办公室作为“教室”。2013年,全村水产品产量达到1000吨,产值4500万元,村集体收入超过7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

  住上小别墅、兜里有了钱的渔民,却没想到,村子很快就面临第二次转型的“阵痛”。

  原来,高密度的水产养殖令邵伯湖不堪重负,生态环境恶化。2017年初,邵伯湖沿岸3公里范围内实施“三退三还”: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

  刘德宝又带着村干部一家家地跑,动员村民们“换个活法”。到底换个怎样的活法呢?

  锁定村里的绿色生态和渔文化资源,刘德宝提出“党建+旅游”思路。发动党员干部收集整理渔歌、渔俗等传统特色文化,推动传统渔具制作、渔家面点制作等技艺申遗;成立“旅游发展党支部”,由党组织领办“生态旅游观光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休闲、度假+养生、旅游+文创的特色乡村游,先后开展了冬捕“杀围节”、邵伯湖渔家民俗风情节等特色活动,村庄迅速成了“网红村”,2017年荣获“国家级最美渔村”“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称号,相继亮相《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联播》;2019年,沿湖村接待游客16万人次,旅游收入2000万元。

  “我们以村党组织引领,走出了整村产业转型之路。现在村里400人吃上了旅游饭,人均收入从15年前的5000元增长到现在的近3万元。”刘德宝自豪地打开手机给记者看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刊登于2018年10月19日的英国《卫报》上,主人公是沿湖村72岁的渔民沈桂付和妹妹沈桂萍。橘色夕阳下,沈桂萍划着桨,站在船头的沈桂付正在撒网,旋开的渔网像巨大的水母,在碧蓝天幕上留下优美的线条,场景美得让人震撼。这张照片一直保存在刘德宝的手机里,方便他拿出来向人“炫耀”,“曾经的‘渔花子’能登上英国报纸,这是我们自己奋斗出来的体面。”

  有人问刘德宝,沿湖村党员干部群众是怎么做到劲往一处使的?刘德宝的解释是,“当村干部不在于嗓门大不大,而在于办事公、处事明、路子对。具体来说,就是面对困难要上,面对利益要让,时刻做好表率。”

  沿湖村村民至今津津乐道这样几个故事:2006年夏天,连降暴雨,湖中养殖网箱岌岌可危,刘德宝带领村干部率先跳入湖中护网,连续干了40多天,整个人脱了一层皮;2008年,村里的荒滩水塘改造宅基地,刘德宝天天泡在工地上。一次工地上急需铁钎,刘德宝骑摩托车到村民家借,半路连人带车滚入水塘,腿上划得鲜血直流,路过的村民当即要送他到医院,可他坚持先把铁钎送到工地;2012年,刘德宝有个亲戚想承包村里2000多亩芡实,承包费30万元,村民们一算每家能分到2000多元,自发跑到村委会要求承包出去。可刘德宝坚持公开招标,以75万元承包给外地客商,当年最多的一户村民分到5120元。

  正是这些不胜枚举的故事,一点一滴铸就了刘德宝的好口碑,成为他立得住、站得稳、干得好的关键。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