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会如何与农民交朋友
2025-04-25 11:1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巩星利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巩星利(左一)在接待村民。 (西龙庄村村委会供图)

  2023年,我被选派到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侯村乡西龙庄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我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兜兜转转,从“农大”出发,又回归农村,我与“三农”是有缘的。

  “农大硕士回村工作,怕是来镀金的吧。”当我背着双肩包踏入西龙庄村,村口晒太阳的老人捏着扑克牌交头接耳。泥巴沾满运动鞋,土坯房斑驳的墙皮簌簌掉渣,远处窜出的大黄狗惊得我踉跄后退,这场景和我原以为的乡村差距不小。

  村党支部戎书记拍着我肩膀说:“这是市里派来的小巩,农大高材生。”人群里传来善意的哄笑:“戴眼镜的妮子能抡得动锄头吗?分得清玉米和高粱不?”我突然意识到,对于乡村而言,与其说学问是图书馆,不如说学问是掌心的茧子、是挣钱的能力,这一层看起来并不完全正确的认知将让我终生获益。那天晚上,我在选调生工作日志本上写下:“乡土逻辑第一课:先学会如何交到农民朋友。”

  “妮子,你说的‘合规自付支出’是甚?”在核对防返贫数据时,韩大爷的提问让我瞬间卡壳。我急得满脸通红,村民巧珍姐见状赶忙替我解围。在巧珍姐的帮助下,我开始用方言解释数据,并结合各户实际情况分时间段走访,白天去看在家的老年人,晚上和周末走访外出打工的村民。

  和村民们一起抡起铁锹破冰开路、拿起扫帚清理巷道……这些实践让纸面上的民生实事变得更加具象化,也提升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当论文里的“三农问题”具象化后,我也从对村庄充满好奇的“客人”,成为村民身边的“家人”。

  设计师、志愿者、主持人、讲解员,2024年我经历了身份的多元转换。我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三农”宣传工作,拍摄视频4期,撰写专题稿件30余篇,部分文章被国家、省、市多级媒体转载报道。设计制作村庄宣传展板5块,图文并茂讲好村庄“新”故事。协助村里开展义诊、免费摄影等主题党日活动,我村也先后获得“美丽休闲乡村”“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

  我至今记得刚来时梁大爷那句“妮子,村口冷得厉害,家里有热水”,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那些看似盘根错节的人情网络,正是基层治理最温暖的根系。

  当青春根系扎进古老土地,年轮里生长的何止庄稼?被露水浸润的年轻生命,同样在拔节生长。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