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笑声,一只羊,一顿热饭……是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万盈镇六川村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
小院议事,激活治理末梢
今年4月,一场紧急议事在农家小院展开。“小麦拔节期渠水断流,庄稼可等不起。”村民老陈的诉求引爆讨论。六川村党总支书记安汉卿当即拍板:“调挖掘机清淤,党员跟我上。”8名党员突击队连夜奋战,12小时疏通3.2公里淤塞渠道,镇农技站也同步开设“田间诊所”指导灌溉。从接到诉求到通水仅用20小时,小院议事会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
据介绍,全村7名网格员、42名党员织就“小院议事红色服务网”,今年以来累计解决民生诉求821件。
在土地纠纷调解现场,安汉卿摊开二轮承包台账:“丁玉兰的1.52亩地权属明确,但朋友情谊也很珍贵……”最终双方在小院议事会握手言和。1113户村民家门口悬挂的“党员联心卡”,让电线检修、独居老人照护等需求“一键直达”。
羊肥螺香,点燃共富引擎
“咩咩”声此起彼伏,村里80%农户屋后搭起羊棚。党员丁俊东带头利用8间辅房养羊1500只。他说,养羊省力赚钱,他作为党员应当带头尝试。现在,养羊户越来越多,村党支部还与华贸公司签订包销协议,向养殖户提供种苗、防疫、屠宰全链条服务。2024年,全村售出山羊1万多只,户均增收1.2万元。玉米秸秆变饲料、羊粪还田的循环模式,让生态与效益双赢。
不久前,六川村又有了新动作:注册“六川生态田螺”商标,规划“摸螺蛳”农旅体验新项目。恺方农场单永恺免费供应长者食堂大米,他朴实的话语道出村民心声:“家乡变好,比赚钱更重要。”
志愿服务,绘就幸福底色
8月1日正午时分,村里的长者食堂座无虚席。“孩子在外打工,幸好食堂可以解决吃饭难。”76岁丁大爷和老伴品尝着焖肉圆套餐。村集体购置消毒柜、留样冰箱保障安全,“巧妇志愿者”巧手制作芥菜咸菜等风味小食,日均20多位老人在此就餐,小食堂成了老人们喜欢的地方。
周六的“红色服务站”书声琅琅,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云课堂”辅导留守儿童作业,2000册图书筑起知识乐园。冯佳书包上的熊猫钥匙扣是村里志愿者所赠,她说,志愿者姐姐表示,爸妈不在时,姐姐和书是她的好朋友。目前,“红色服务站”累计获社会捐赠10万元,还动员党员当“代理家长”,“代理家长”们定期家访,弥补留守家庭的亲情缺位。
从清淤通渠的党员突击队,到议事小院里的恳谈,从“长者食堂”的饭菜香,到“红色服务站”的读书声,六川村以党建强基、产业固本、治理凝心,交出了一张鲜活的乡村振兴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