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建设要抓住“牛鼻子”
2025-08-04 09:1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张啸天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空心村”建设要抓住“牛鼻子”

如何改进农村“空心村”工作,推动“空心村”全面振兴,成为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笔者在江苏省常熟市琴川街道新厍村到村任职期间,以走访、座谈等方式收集整理常熟市部分“空心村”情况,调研发现“空心村”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强基固本。

一是留守人口“活跃度”不高。“空心村”往往呈现出“两多两少”现象,即外出务工就业人员多、留守人员“老病弱”多,学龄儿童少、青壮年劳动力少。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乡村人口比2010年减少16436万人。另据民政部统计,我国农村留守老人5000多万,占留守人口的33.33%。人口要素的结构性失衡带来了党员队伍结构老化的问题,继而导致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呈现弱化趋势。比如,常熟市某村自2022年以来,出生和死亡人口比例为5:44,现有党员中60岁以上23人、占比45%,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二是梯队建设“储备池”见底。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做好全国村“两委”换届工作。近年来,各地在选优配强村“两委 ”班子时突出年轻化导向,部分地区提出了对村“95后 ”年轻干部的配备要求。然而由于基层工作对年轻干部的群众工作、应急处突等能力要求较高,导致培养周期较长,使得基层在年轻村干部配备上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境。比如,常熟市共有在册村“两委”干部 2400多人,其中“95后”仅431人。与此同时, 在下属党支部班子配备时,主要从退役军人、网格员、辅警等群体中重点考虑,但这些群体的平均年龄普遍较大,其作用发挥 一定程度上有限。比如,常熟市梅李镇某村党委下属支部的支委成员平均年龄较村党委班子成员高8.68岁,60岁以上老党员占比达73.36%,初中及以下学历近60%,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思想理念偏传统、工作精力有限,仅能“按部就班”协助村党委完成基础性工作。

三是组织生活“健康度”预警。“ 空心村”老党员带有“双重老化”特征,生理老化导致集中学习参与度降低、心理老化造成理论学习吸收能力下降,使得“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陷入学习内容程式化、活动形式单一化、教育效果表层化的“三化”困境。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广泛,农村流动党员数量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 部分党员不能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甚至个别党员长期“失联”,传统属地管理模式难以实现有效覆盖。

“空心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纷繁复杂、问题形形色色,必须抓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对于组织功能弱化、作用发挥不大的“空心村”党组织,探索建立调整合并路径,确保党员教育管理落到实处。

江苏苏州常熟市琴川街道新厍村党总支委员张啸天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