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着棋下得好
2019-09-12 17:0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站在沈海高速边一座丘陵上,山东烟台栖霞市松山街道汉桥村党支部书记刘守欣望着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憧憬着美好的前景:这800亩苹果园去年4月栽种,四年后进入盛果期,收益将大幅提高。“汉桥村终于找到了一条强村富民之路,这就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据烟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天浩介绍,像汉桥村这样领办合作社的村支部在烟台市有1400多个,占行政村总数的五分之一。村集体因此增加收益3.8亿元,村民增加收入4.9亿元。  

  试点推广 顶层设计铺就跑道   

  烟台市首个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底,当时栖霞市东院头村210户农民以各自承包的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2017年,烟台市选取11个村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试点。2018年,烟台开始在全市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模式,并筛选100个村开展示范行动。

  烟台市委“两新”组织工委专职副书记吕永杰介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由支部成员代表村集体注册成立合作社,村集体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入股,社员则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入股。

  合作社在提取5%-10%的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后,其余收益全部按股返还村集体和社员,从而找到了投资者、集体和社员利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为防止“大户垄断”,市里明确规定单个社员出资比例不得超过20%。“与原来大户领办相比,党支部可牢牢把握分红主动权,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的利益。”

  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烟台市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市财政每年专项列支1000万元,县级财政再配套2000万元,连续扶持合作社3年;整合财政、农业、国土、供销等9个涉农部门职能,出台了33条合作社扶持政策,在示范社评选、涉农项目、产品销售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定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举办专题研修班,全面提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水平。

  

  图为招远市大户陈家村葡萄庄园采摘

  八仙过海 “不可能”成为“可能”   

  栖霞市是烟台苹果的主产地。该市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起农户、村集体、龙头企业互惠共赢的利益合作共同体,改造老残果园10万多亩,一举破解了苹果升级换代难题,掀起了一场“苹果革命”。

  2015年底,栖霞市臧家庄镇北洛汤村党支部牵头流转66户村民的220亩土地,引进一家农业科技企业,建设高效生态苹果示范园。

  “原来的苹果树树龄都在二三十年,产量和优质果率都比较低。但更新树种每亩不光要投入3万元左右,而且挂果前没有任何收入,因而靠一家一户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村支书李森介绍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前期投入由企业负责,头3年按每亩1000元标准向流转土地的农户发放生活保障金,第4年挂果产生收益后,按企业65%、集体5%、农户30%的比例分成。待企业收回成本,企业的分成比例下调至55%,集体、农户分成比例分别提高5%。

  “村民除了分红,还可到果园打工,一年下来也有一万多元的收入。”望着今年刚挂果的一片苹果园,李森脸上写满了幸福:”每亩苹果比树种更新前可多卖三四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中,烟台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表情。

  栖霞市官道镇打破了村域界限,45个村党支部牵头共同流转10000亩土地,建成多个成方连片苹果产业园。镇级层面建立了合作社服务基地、成立了党总支,把4家关联企业和合作社党支部一并纳入管理,实行组织联建、资源共享,服务统一提供。官道镇镇长刘福岗介绍,仅农用物资统一采购,每亩地每年就能节约2100多元。

  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党委领办的合作社,采取“统-分-统”的方式,先集中流转12000亩土地统一进行现代农业设施改造,然后分片分包给专业人才或村民,最后采用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销售。2018年,该村合作社收入6500万元,带动周边7个村集体增收330多万元,吸收100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

  蓬莱市大辛店镇槐树庄村党支部与公司合作,以“农头工尾”为抓手,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等项目,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该村开发的芥末花生、海苔花生、紫薯花生等多种衍生产品,利润比初级产品提高了四五倍。

  福山区门楼镇南庄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发动群众迁坟开辟60亩荒地,流转土地300多亩,种植樱桃、苹果、桑葚等经济作物,聘请专业设计公司对进行深层次规划,打造出集山上观光休闲和山下民宿体验于一体,涵盖开心农场、垂钓乐园、美食街、农家乐等多个业态的田园综合体,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200多万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彻底改变了以往将集体资源、资产简单发包租赁的低层次、低效益模式,盘活了集体资产,做足了增值文章。

  

  图为东院头村社员分红大会

  头雁领飞 收获前所未有成就感   

  对于村子发生的脱胎换骨的变化,当了10年村支书的栖霞市亭口镇衣家村书记衣元良感慨万千:“老百姓还是那些老百姓,但组织起来后就大不一样了。”

  如今的衣家村已是远近闻名的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而两年前,这个仅有125人的山区村是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常年干旱缺水,没有上山的路,大樱桃即使丰产也难增收。

  2017年10月,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衣元良带领群众开山辟路。合作社没钱,采用“劳动力入股”,实行“工票制”,男女劳力分别按每天120元、80元发给工票,满2000元可折合一股“创业股”。

  就这样,靠留在村里的30多个劳动力,用半年多时间,硬是在荒山中开辟出一条长5.5公里、宽5.5米的环山路,在山顶建起了两座蓄水池。

  令衣元良感动的是,工票虽开出了120多万元,可至今还没有一个村民拿着工票来兑现。“村民都想把钱留在合作社,希望党支部带领他们挣更多的钱。”

  官道镇镇长刘福岗同样感受到群众中蕴藏的巨大能量。今年初,官道镇苹果产业园首批11个村20天就流转了2800亩土地,“栽种一株苹果苗包括领苗、挖坑、插杆、培土等近十个环节,刚开始非常担心能否按时完成,没想到75万株苹果苗在短短10天内全部栽完了!”刘福岗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使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捆绑在一块,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群众对合作社的支持热情之高,反过来又增强党支部的使命担当。2018年初,连续四次当选栖霞市松山街道汉桥村书记的刘守欣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改变村子的落后状况。新一届支部选举一结束,刘守欣紧接着召集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刘守欣的决心和行动让村民看到了希望,仅两天时间,96%的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着好棋,把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群众的能动性等要素有机融合在一起,优势叠加互补,产生了裂变效应,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烟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天浩说:“村党支部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过程,找到了价值所在。”李天浩的这番话,说出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共同心声:自从领办了合作社,真正找到了“当家人”、“领头羊”的感觉,在群众中也有威信和话语权。这可是他们多年以来,没有体验到的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