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渝黔革命老区湖北恩施州:红色“根据地”变绿色“聚宝盆”
2022-06-13 15:38:00  来源:农民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贵州铜仁印江县木黄镇凤仪村的黑木耳基地。受访者供图

  “五月小麦遍地黄,贺龙忠堡摆战场……”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忠堡镇和来凤县三胡乡交界处,当地村庄广泛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纪念1935年那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载入军史的经典战例——忠堡大捷。

  土地革命时期,恩施曾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近年来,恩施各族人民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于绿水青山间点亮一座座美丽乡村,把曾经的红色“根据地”打造成绿色“聚宝盆”,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恩施州委书记胡超文表示,当前全州党员干部正在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答好为民办事“必答题”。要从恩施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中凝聚力量,从学习张富清老英雄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中锤炼党性,心无旁骛把产业发展好,擦亮绿色最靓底色,为把恩施建设成为美丽湖北绿色崛起的重要一极不懈奋斗。

  红色精神永流传

  “英雄无言,精彩人生。”来凤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张富清在此深藏功名60多年,从战斗英雄到人民公仆,留下了为民造福的先进事迹和精神财富。

  三胡乡黄柏园、石桥、狮子桥等村都是张富清当年工作过的地方,现已组成“来凤张富清精神传承区”。5月24日,在三胡乡石桥村,记者看到一支身着张富清先锋队“红马甲”的队伍,与五彩社工一起组成“转转工”农活帮帮团,帮村民采茶。

  过去农忙季节,“转转工”指义务互相帮忙,后逐渐被收费劳务取代。湖北省民政厅驻石桥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罗志刚介绍,石桥村“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成立后,以党员先锋队为主力,采用积分制管理,长期开展帮扶留守老人、关爱留守儿童、推广农业技术等活动。

  “张富清把老百姓的事当成天大的事,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他的奉献精神已经成为来凤人民强大的精神丰碑和发展动力。”来凤县委书记李伟说,来凤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目前,来凤张富清先锋队有3万余人,其中党员干部1万余人,“红马甲”服务时长超过10万小时。

  夏日,走进咸丰忠堡镇高笋塘村忠堡大捷纪念园,纪念碑前浩气长存。村民邓长贵是园区解说员,他介绍,这里年接待群众10万人次以上,集中展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听红色故事……在两山之间的忠堡镇马倌屯村,一匹扬蹄骏马雕塑矗立在村口,环村彩色公路串联起一个个现代农业采摘观光园区。

  马倌屯村民王小姣告诉记者,听老一辈人讲,这里曾是茶马盐商换乘驿站,以前有村民给红军喂马提供后勤。如今不少村民开起农家乐、吃上“旅游饭”。前不久,村里办农耕文化节,吸引了周边县市数千名游客参加。

  近年来,咸丰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积极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让更多游客领略到山村田园风光。同时,评选一大批村民身边的鲜活榜样,红色革命精神在此传承有序。忠堡镇用好红色名片,发展富硒粮油全产业链,红色文化等产业园建设成效明显。

  党建引领兴产业

  在咸丰小村乡,“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大村会议旧址”这栋石木结构老建筑前,“红军精神永放光芒”8个大字格外醒目。当地探索推行“党建+”,做足“红绿”融合文章,形成茶叶等支柱产业。“小村乡湘鄂西红色旅游路线”入选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

  “行军喝口茶、走路不打滑,战前喝口茶、打得敌人爬。”在战争年代,咸丰曾流传这样的话。如今,茶叶已成为主导富民产业。“文化是咸丰最闪耀的名片,是产业发展的灵魂,最具辨识度。”咸丰县委书记郭玲说,咸丰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好茶叶这篇“大文章”。

  恩施州被称为“世界硒都”,是湖北省茶产业发展优势区。5月21日,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举办“国际茶日”云活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推荐来凤藤茶、咸丰唐崖白茶参加。咸丰县委常委、副县长陈世雄做客直播间推介。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来凤县委常委、副县长杨锚介绍,来凤作为湖北省农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8个试验示范县之一,与农发行恩施支行签订合作协议,围绕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预计“十四五”期间投入200亿元支持来凤建设。

  在来凤石桥村荣誉墙上,挂着中共恩施自治州委、来凤县委颁发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也有中国邮储银行授予的“信用村”牌匾。邮储银行来凤县支行行长杨吉凤说,随着来凤不断深化县乡村企“四位一体”金融服务体系,该行积极响应当地党委号召搭建银村合作。建设信用村不仅选择特色产业集中、资金需求旺盛村,也选择交通不便、民风淳朴、金融服务较为薄弱的偏远山村,主动承担起服务三农、践行普惠金融的社会责任。

  迈入新发展阶段,来凤旧司镇确立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产业示范带,建起鄂西首义板沙界村农民起义遗址公园“红园”,抢抓建设武陵山国家农民培训基地旧司“农园”机遇,在“农园”成立全州首个“党建连产业”特色产业党支部。

  “农园”园区负责人、全国十佳农民向辉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新时代农民,她和团队将不断努力创新,着重发展藤茶、果蔬等产业,培育党员示范户、培训新时代高素质农民,为乡村人才振兴贡献力量。

  绿色崛起护生态

  “我们村用实际行动证明:养猪大村也可以建设美丽乡村。”走进恩施州“畜牧第一村”咸丰唐崖镇彭家沟村,处处有景、步步成画,村民屋后可见到猪圈,却闻不到异味。

  彭家沟村支书记焦宪告诉记者,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等帮扶单位倾力帮助下,全村家家有产业、户户建庭院,黑猪、白柚“一黑一白”主导产业产值破亿元,发展“猪沼果”生态循环产业模式,将养殖粪污变废为宝。

  来凤三胡乡安子堡村四面环山,独特的山区自然环境,加上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的结对帮扶,成就了一个水稻专业制种村。

  “水稻制种效益比传统种植水稻要好得多,村民们都很珍惜村里的生态资源。”安子堡村制种大户翁成兵种了120亩稻田,他一边协调下田作业栽插秧苗,一边向记者介绍,村里成立了富民种业产销合作社,统一对外与种业公司合作,发放种子亲本,在授粉、除杂等关键阶段提供技术指导,订单收购,让村民放心、大胆制种。

  生态筑基,产业赋能,文化铸魂。巴东县东瀼口镇牛洞坪村,有着光荣的革命根据地斗争史,成为巴东的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主打生态、文化两张牌,有红军游步道等一批网红打卡点,是巴东县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示范村。

  “红军泉片区优质稻田,4500元一亩地底价起拍。”5月中旬,牛洞坪举办首届插秧节,以“牛洞贡米”绿色健康产业的名义,引来游客走向稻田、亲近泥土,进行稻田认养竞拍。

  “巴东是长江入鄂第一县,抓好长江大保护,推动绿色崛起,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巴东县委书记黄波说,八百里巴东,八百里画廊,巴东将牢固树立“全域皆源头”理念,发挥自然山水、气候生态、历史文化等优势,发展好生态果茶药等特色产业,绘制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绿色画卷。

  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长王磊表示,恩施州实施“解放思想、绿色崛起”战略,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彰显“土、硒、茶、凉、绿”特色优势。正深入对接湖北全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将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扎实推进“茶、烟、菜、药、果、畜、粮、蜂”全产业链建设,让更多老区农民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