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九龙这一年(6月6日)
2020-02-21 16:10:00  来源:陕西先锋  作者:宋小娜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19年6月6日

  宋小娜

  现为渭南市委组织部正科级组织员。2017年4月至今在大荔县官池镇九龙村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大荔县城南九里处有个九龙村,九龙村有个九龙庙,九龙庙旁有个九龙泉,潭里的水分成九股流进周围的九个小水潭,这就是大荔八景之一“九水同源”。九龙村,南北长、东西窄,南高北低,南片都是沙土地,北片都是河滩盐碱地,农民人均不足5分地,大部分群众一年就守着巴掌大的地种玉米、种萝卜,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修通环村“高速路”

  “就顺着刚才咱们走过的这条路线修,这样修的话就能盘活村南的土地资源,九龙村整个就活了。”2017年6月20日15时28分,在九龙村南修路调研现场,当我提出这个方案时,所有党员和群众代表一致通过。

  我到九龙村的第一天,心里就有些奇怪,本来应该是全村政治文化活动中心的村活动场所,为啥独独立在村南头?再往南全是沙土地,一条狭窄泥泞的生产路歪歪扭扭地插在玉米地中间。

  “咱村部跟南边的242国道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为啥不把这条路修通?现在从北边进咱村,要经过石槽村、三教村、新党村,多走这么多路,什么发展都慢了。”在村里调研了好几天的我,疑惑地问村支部书记王军虎。王支书无奈地说,首先是项目难争取,另外还有征地协调难、路线争议大等多方面因素。

  晚上躺在床上,我辗转反侧。九龙村向南1公里就是242国道,1.5公里处就是县上的工业园区,但是现在群众去打工或者到国道,必须从北边多绕10余公里,费时费力。而且因为现有生产路狭窄泥泞,机械、车辆都进不来,村南片300多亩地只能耕种普通的传统农作物。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把这条路修通,无论是对村上的发展,还是群众的脱贫致富那都是重大机遇。

  说干就干,我们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商议后,把修路当成头等大事,在村南跑了无数回,走群众,访党员,反复讨论商议。一个又一个方案被推翻,一个又一个方案重新提出来。为了方便讨论研究,我自己给村上手绘了一幅简易地图,在关于修路的第三次党员干部群众大会上,我指着地图上的路线给大家介绍想法、分析利弊,建议从村部向南,到红江门前那条路,绕到水泥厂,经过桃园,直通创业大道。这一方案终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路线定下后,我们特别邀请了包镇副县长和镇上的主要领导,实地走了多遍,察看路线,估算里程,争取县、镇政府的大力支持。项目争取到了,沿路的征地赔产又成了问题,果树、坟头、厂区、菜地,群众一方面支持修路,一方面又心疼农作物,我们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一家一户做工作,从长远说道理,从当前看效益,终于,1.8公里水泥路顺利开工实施。

  建成通车的那天,党员李江海开着三轮车来来回回跑了好几遍,高兴地对我说:“太好了,太方便了,这路一通,不用绕路还不怕堵车,宋书记,以后种啥都不愁卖了。”现在,群众出行比原路线节约近20分钟,而且不用从别的村穿行,直接到国道上,别提多方便了。村域面积直接扩大,在现有村庄建设饱和的情况下,又直接拉大了村庄框架,向南发展前景更好!最让群众满意的是,不光是村南300多亩土地,还有南片100多亩荒芜了几十年的沙土地,现在也方便耕种了,种什么都不愁了。

  

  蔬菜大棚成“新鲜”

  “宋书记,我对这建大棚还是有些顾虑。”平时不太抽烟的王支书点上烟猛吸了一口,接着说:“咱村十几年前就有人建过大棚,后来钱没挣下,跟媳妇还离婚了,棚也倒了,所以你看,咱村这十几年了,一说建大棚,大家都怕了。”

  到村上多半年了,建大棚一直是我的心结。大荔县是有名的农业大县,瓜果、冬枣全国闻名,以洛河为界,洛河以北的乡镇整片整片都是大棚蔬果,设施农业发达,技术成熟,群众在这方面的收入非常可观。但是我们村在20世纪90年代末时,有户村民在村上发展大棚,投资了50多万,因为选在盐碱地种植,技术不过关,再加上管理出现问题等,大棚遭受了重大损失,导致我们村甚至全镇北片都是“谈棚色变”。

  “嗯,我知道他的事,当时他是技术不过关,家庭也发生了变故,但这不是棚的问题。大荔县在全市甚至全省都是有名的设施农业县,安仁镇小坡村的大棚都快连成棚海了,一眼看不到头,家家户户都在棚里把钱挣了。远的不说,就咱镇上西阳村的大棚辣椒,咱几个去那看过多少回了,那一棚一年少说也卖两三万,咱村现在种的这玉米、红萝卜,同样的一亩地一年也就卖两三千,这是啥差距。”我给王支书倒了一杯水,跟他掰开了指头说:“我都问了好多人了,咱的干部、党员,还有一些种植大户,都觉得建蔬菜大棚是好事,现在都是思想上不过关,顾虑多。”

  九龙村以前有几十年的种菜历史,是大荔县的“菜篮子”,后来开发区建起来后,村里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但是中老年人种菜的技术还在。我和工作队同志在村里做了大量的走访调研,请教了很多专家和种植能手,并做了土质检测化验,发现村南片土壤、光照、水质良好,非常适合果蔬种植。现在路修通后,大型机械和车辆能直接进地,将来销售运输也非常方便,已经完全具备了发展大棚的基础条件。走访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一方面羡慕别的村建大棚挣了钱,另一方面又害怕重蹈覆辙。

  “我也知道这是好事,就是群众思想不好转变。”王支书说,“土地流转难,棚内技术也不好掌握,以前都没弄过,一说建棚,大家都摇头呢。”

  “咱年初种菊花的时候,群众也不是很相信,后半年菊花大丰收,一年只干半年活,多卖一倍钱,群众一下认可了。现在咱路也修了,井也打了,土质、光照啥条件都具备,大棚这事,咱考察了这么多地方,人家都能弄成功,咱也能行。不但要弄,还要弄成。群众不敢建,咱就党员、干部带头建,请专家多指导,给群众做出样子。”经过多次商议后,我们和村“两委”一班人达成了共识,把建大棚作为九龙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作为“三变”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干起来。

  流转土地时,群众不愿意,我们挨家挨户做工作;建棚没资金,我们多方筹措争取;筹建没技术,我们多方打听,邀请原县设施局副局长王金圣全程技术指导;种植没品种,我们多方比价,实地询问,结合农时确定最合适的蔬菜品种。

  终于,20座保暖棚在新修的环村路边拔地而起,打破了九龙村甚至老石槽乡片区无大棚的历史,标志着一个新产业的诞生,一种新思想的改革。

  60多岁的村民王春元站在棚前久久不动,眼眶含泪说:“宋书记,十年前我就想弄大棚,没敢弄,现在你给咱带头弄起来了。这在九龙村是破天荒的事,是影响几辈人的事。我老了,干不动了,但我当时跟人学的技术在呢,你随时叫,我来给咱帮忙。”

  

  “见太阳”就挣钱的新生活

  “连上了,连上了!电表开始走了!”一时间,欢呼声四起,我再也掩饰不住心里的喜悦,激动得说话声音都开始发颤。旁边的王支书赶紧拿出手机拍照,说要记录下这一重大时刻。

  2017年6月30日,虽已到下午,伏里的日头仍然晒得晃眼,沙土地里的干热让人喉咙冒烟,光伏发电现场的每个人衣裳都紧紧粘在身上,县上镇上的领导、村组的干部、驻村帮扶队员、电力系统的工人、一些跑来帮忙的村民,谁都顾不上去擦已淌成溪流的汗水,只是兴奋地互相握手、击掌、欢呼、拥抱

  整齐排列的光伏板泛着粼粼白光,折射出我们激动的心情,也预示着九龙群众以后的日子更加光明敞亮!我走到光伏板旁,轻轻地摸着支架和电表箱,烫热的触感直抵心头。看着开始跳动的电表度数,我百感交集,这一组组跳动的数字都是钱哪!

  这是我们跑了近半年的项目,是给我们村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的项目,更是渭南市委组织部进驻九龙后做的最大的一个承诺。

  这个承诺,终于兑现了!

  2017年12月14日,九龙村村部,光伏分红现场。

  呼呼的北风卷着黄沙在门外肆虐,却丝毫不影响室内热闹的气氛,李有田、党有合正在喜滋滋地点着分红款,党会荣、王凤潮拿着分红红包喜极而泣,握着我的手迟迟不愿放下。现场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

  “大家停一下,我要说话。”突然,王江财站起来大声打断了大家的讨论,他从身后拿出一面锦旗,缓缓展开:“我家里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大儿子彦伟突然得了精神病,天天在家里打呢闹呢,儿媳妇受不了离婚走了。二儿子把老大接到广州,边打工边给他哥治病。屋里就剩我老两口,70多岁了还要管小孙女。这两年我真是越过越没心劲,有时候我真不想活咧,就是放心不下娃,放心不下孙女。”江财叔擦了擦眼角混浊的泪水,哽咽着继续说:“自从市委组织部派来了工作队,他们隔三岔五到我屋里来,陪我聊天,给我宽心,教我种菊花,给我收拾漏雨的房子,今天还给我们大家分钱,我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希望了。我谢谢工作队,谢谢你们!”

  “驻村情系百姓,入户真心扶贫。”江财叔举着锦旗,指着上面印的字说:“这是我对工作队的感谢。”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会场,我们工作队三人接过锦旗,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给大家鞠躬。

  “跟着工作队就没错!”王收麦喊了一句,大家一见收麦发话都笑了。王收麦53岁,身体也好,在农村正是干活的年龄,但是一直单身,生活没有信心,十几年了就靠低保混日子。我到村上核低保的时候,第一个就把他的低保取消了。为此,他专门找我闹了几次。每次他摔门走了我又追上去,或者直接到他家里找他谈,到处给他找工作。有的工作他嫌远,有的工作他怕生,有的工作他又没技术,后来,我们商量着让他在村里打扫卫生,专门负责一个路段。现在他认真负责,天天在路上打扫,见人老远就打招呼,走到巷里也抬头挺胸了。

  其他人纷纷响应:“对,跟着工作队干,咱的日子肯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新建的环村南路,复活了九龙村南片;新扎建的蔬菜大棚,开拓了九龙新思想;见天儿就转的电表,转动了九龙人的好日子,转出了九龙人的幸福新生活。

 

来源:陕西先锋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