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尽的盘峰(6月4日)
2020-02-21 16:07:00  来源:陕西先锋  作者:韩秀高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19年6月4日

  韩秀高

  现任榆林市横山区社会抚养费管理办公室主任。2015年8月起至今在横山区横山街道盘峰村任第一书记

 

  驻村第四个年头了,第一书记的扶贫工作千头万绪,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我只是想用几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这其中的酸甜苦辣。

  驻盘峰村的第一天我就遭到村干部质问:“你是第一书记,我们村支书难道是第二书记?”我笑着解释第一书记的职责:指导党建,协助扶贫。“指导我们工作?我们不用你指挥。”村干部里有的人对我的到来没有好感,言语中带着一种敌意。个别村民也嘀咕:“又是一个‘走过场’的下乡干部。”

  为了解除大家的疑惑,我在村口的砖墙上粉刷了一条标语:“第一书记进村户,搞好党建帮致富。”没想到这条标语引起了村干部更大的误解,有人扬言要涂抹掉这条标语,一位村干部情绪非常激动,当着我的面喊:“韩书记,你太想扬名了,我们村支部书记多少年都没有粉刷过书记的标语,你粉刷第一书记是什么意思?”我解释道:第一书记驻村搞精准扶贫,是全国的大形势。这条标语不仅给乡亲们解释我是来干什么的,更是对我自身的一种提醒与鞭策,它会时时刻刻提醒我,进村的任务是搞好党建,助力脱贫。

 

  小微信群的大能量

  村里一位郭姓老党员,早年丧妻,独自抚养孩子过程中饱受艰辛,性格有点怪异。他任小组长时说话就有一点儿带刺,我们善意提醒后,他稍有转变。但自从不再担任小组长,全村的微信群里他成了最活跃的一个人。哪里有什么突发事故、低俗视频,他都是第一时间转发到群里,并且用语音在群里说一些不合身份、不符实际的评论,引起了一些村民跟风。

  他还经常转发一些煽动性的谣言信息,我便及时在群里说:“老郭,你是共产党员,你不应该转发这些东西。”他不说话,过几天又会发一些类似的帖子。我把微信截图收集后,和他进行沟通,同时和他一起学习新党章和十九大的会议精神,学习新的共产党员行为规范。通过学习,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发的一些帖子的负面影响,并诚恳地检讨:“我会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新标准要求自己,你放心,韩书记,我以后不乱发东西了。”

  老郭不再发那些有负面影响力的帖子了,相反,他发挥自己微信群比较多、信息量大的优势,每天会发一些务工信息,如“乌审旗要5个砖瓦匠8个小工,工资是200元和150元”“元坪砖瓦厂要5个拉砖的机动三轮”“村里来了拉树苗的,挖树苗一天120元”……老郭发布的这些信息不仅给村民提供了务工的机会,同时带动许多长期居住外地的乡亲们,纷纷在群里提供一些可靠的就业渠道。

 

  草饲料里的公道心

  郭和平40多岁,身材魁梧,小时候发高烧导致智力受损。妻子是二级残疾,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两人没有孩子。针对他的情况,我们在羊产业扶持上大做文章,修羊圈,无偿提供种羊,高于市场价帮助他销售羊肉。

  郭和平发展壮大了羊产业,为了增加饲料,就租了20亩苜蓿地。想不到苜蓿快要收割的季节,村里几户养羊大户却把苜蓿地当牧场了,郭和平准备好的冬季饲料成了泡影。更让郭和平难过的是,几位放羊户是他的长辈。仗着辈分大,加之郭和平没有孩子,他们放出狠话:“苜蓿吃了就吃了,能咋?”

  我知道后,急忙带着村主任把几位放牧者和郭和平叫在一起,现场处理。蹲在地上的郭和平,一脸怨气,但是对着几位长辈又是满脸无助。我对几位放牧者讲了封山禁牧的重要性,养羊大户郭海明却喃喃自语:“我们又不是偷牧林地和草地,我们是在苜蓿地放羊的。”“今天重点就是说这件事,你们放牧是在谁的苜蓿地?”我扫了一眼坐在炕上的几位放牧者。“也不是他郭和平的。”几个人找理由为自己辩护。“我租了几年了,去年就在我的苜蓿地里放牧。今年一下子就把20亩的苜蓿吃得一干二净,冬天我的几十只羊没有饲料怎么办?”郭和平说着说着有点着急,眼眶里闪着泪花。

  “你们几家放牧者人人有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的态度开始有点严厉。“他出多少钱租的,我们把租地钱给他补齐就行了。”几位放牧者想出了解决办法。“那点钱顶什么用?不够买几百斤草料。”郭和平时时刻刻记着他的羊,记着羊冬季要吃饲料。几位放牧者看着我,希望在我这里寻找解决办法。“你们放牧的三家也不要出钱了。”我说到这时,三位放牧者相互看了一眼,露出一种胜利者的微笑,蹲在地上的郭和平用诧异的目光盯着我,一脸的茫然。“你们等我说完,今年冬天的饲料,你们三家每人给郭和平1000斤干草。和平,3000斤,够了吧?”“差不多了,不知道他们给不给。”郭和平用眼角偷偷地看了看炕上的几位叔叔。

  “必须给,从自己的草料里想办法,每一户1000斤,我到冬天了亲自验收。”我盯着三位,“你们有什么意见没有?”“没有,韩书记说了,我们就给。”三位放牧者低下了头。“不是看在谁的面子上,是你们做的事有点过分。”村主任也对他们提出了批评。“还有,你们以后不要欺负郭和平,他如此可怜,怎么忍心欺负他?从今以后,谁如果在他面前无理取闹,我找谁算账!”

  通过为郭和平主持公道,群众对我刮目相看了:“韩书记太正义!容不得恃强欺弱!”郭和平也高兴起来,逢人就说:“韩书记是好人,是我的大哥。”

 

  小课堂与大前程

  盘峰村纸坊沟组紧靠芦河西岸,榆林至靖边的高速公路和神木至靖边的铁路要占用纸坊沟不少土地。支援道路建设,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前提,老百姓理应支持,何况国家还有补偿政策。可盘峰村一些群众却阻挠征地修路。

  一天,我正埋头整理扶贫档案,办公室进来三个年轻小伙子,不等问话,其中一个开口了:“铁路上占了我们的地,不给赔偿。你们扶贫干部管不管?”

  “不是有村干部出面协调吗?都建设两年了,怎么能说没有补偿呢?”我迎了上去。

  “原来的补偿太低了,要重新补偿。”三个人是同样的态度。

  “村干部现在不是在隔壁和你们村民代表在调解吗?”看到他们傲慢的态度,嘴上还抽着烟,我心中有点愤慨。

  “村干部的处理意见我们不满意,看你们管不管,你们不管我们就去挡工队。还有,谁在山坡上建设的光伏发电,采光板占我们的地了,一分钱都没给,我们今天就去拆掉。”三个小伙子的声音高了起来。

  “来,你们到院子里来,不要影响他们办公。”看到他们面面相觑,我声音提高了许多:“这里是无烟办公室,走,咱们到院子里说!”

  出来到院子里,带头的张小虎给我递给了一支香烟:“韩书记,不好意思,您抽烟。”

  “你认得韩书记就好,我从来不抽烟。”

  张小虎给身边的两个小青年介绍:“这就是咱们村的韩书记。”两个小青年都点头微笑:“韩书记好,我们常年在外,但是知道您。”

  “既然你们都知道韩书记,那么就听我说。你们几个常年在外打工,这是勤劳致富,是好事。但是我们不能把外出打工的经验当作回家闹事的一种资本,更不能把年轻气盛作为激化矛盾的导火索。无论是公路建设还是铁路建设,都是国家建设项目,补偿都有标准,不是谁闹事就给谁。过度阻挠项目建设会犯法的,到时候你们可是得不偿失。”听了我的话,他们三个都不再说话。

  “还有你们刚才说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那可是市、区两级政府扶持盘峰村的大项目,投资150多万,你们想拆就拆?你敢拆?拆了你们就犯法了。”我乘胜追击,要彻底打消他们鲁莽闹事的念头。

  “那,占我们组的地总不能一分钱都不给吧?”张小虎还是不甘心。

  “光伏发电是上级部门投资的,但是卖电的钱是咱们村自己的钱,发电的收入村上会合理安排的。咱们村一年能增加近20万元的收入,哪个村民不高兴?你们还敢拆?”看到他们三个相互点头认可,我又叮咛他们:“遵纪守法是你们一生发家致富的前提,不仅你们要懂法守法,给家里上了年纪的父母也要做工作,相信政府,相信党的政策,不能见钱眼开胡乱阻工。”

  看到三个年轻人从村主任办公室接走自己的父母,离开了村委会,扶贫工作队的同人们都说:“这堂课给他们上得精彩。”

  半个月后,我在纸坊沟组的村口遇到一辆白色的越野车靠边停了下来,车里走出的是张小虎,他热情地叫一声韩书记,笑着说:“谢谢你,韩书记,你上次的一番话让我们年轻人明白了许多,幸亏我们那次没有再闹事,要不然就坏事了。邻村的刘大叔因为阻挠铁路建设被关了半个月。”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就是,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靠歪门邪道只能是自毁前程。”

 

  郭海兵要返贫?

  我出身贫寒,已经去世了十五年的父亲是靠爬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三十年,所以我对特困家庭非常关注,特别是患大病、重病的乡亲们。

  村上的郭海兵本身有轻微智障,年近五旬才娶了一个连大小便都不分的妻子,2016年生下一个儿子,家里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母亲。因为家庭的特殊情况,孩子就靠80多岁的老奶奶照看,每天都睡在冰冷的土炕上。

  为了增加郭海兵的家庭收入,改善其家庭生活条件,我们为他修建了羊圈,购置了种羊;区政府还聘请郭海兵为护林员,每年工资1万元;全家四个人的低保每年1万元;区政府出资6万元给他修建了80平方米的新房;陕西省中医医院帮扶责任人为他安装了暖气,铺了院落,同时拉回了冬季取暖的煤炭。谁想,在脱贫签字的时候,他不想签字,担心以后不管他。我们扶贫工作队集体给他讲脱贫不脱人(帮扶责任人不变),脱贫不脱策(帮扶政策不变),并且列出帮扶过程中他的获得清单和他现在的生活水平,看到自己的生活水平远远超过贫困户标准,他才勉强签了字。

  想不到今年他突然问我:“韩书记,如何可以返贫?”“你问这个为什么?”我有点疑惑。“咱们村都脱贫了,没有贫困户了,我还想当贫困户。”郭海兵说这句话时,脸上没有一点点羞愧,眼睛里闪烁着一种狡诈。“你现在的生活条件远远超过了贫困户标准,除非今年下来收入达不到全省最低收入标准,才有可能。你说说你自己,护林员工资一年1万元,低保全家1万元,仅此两项每人年纯收入5000元,再加上你的种粮、水果和羊产业的收入,人均好几千元,你能进入贫困户行列吗?”看他不说话,我接着说:“万一想当贫困户,你自己申请把护林员和低保取消了,年终再算收入,看能不能到达全省贫困户收入标准。”“那不行,一年2万元呢。算了,我不当贫困户了,我好好挣钱抚养儿子。”

  现在,郭海兵精心打理果园和羊圈,细心照看着刚刚会走路的儿子和什么也不懂的妻子,还有举步维艰的老母亲。

  

  盘在心头的乡亲们

  从踏入贫困村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有一个“初心”,那就是一定要让贫困村变样,乡亲们奔小康。然而,扶贫工作也让我失去了许多和家人共处的机会。老母亲88岁,我驻村扶贫以来,她因为脑梗住院两次近两个月。但是,她住院期间,恰恰是我们脱贫攻坚最忙碌的时段。我只能开车将母亲安顿在医院,然后返回村里。夜深人静时,我回到家看看母亲,母亲睡了,妻子、女儿疲惫地守在床边。第二天,老母亲还在熟睡,我又离开了。

  2017年5月,我在村委窑洞里连续住了半个月后,右脸麻痹不自知,直到下乡途中,乡亲们发现我的左、右脸不对称提醒我,我才发现右眼早几天就不能闭合,怪不得天天流泪,吃饭吞咽困难,随即在陕西省中医医院住院近两个月。直到今天,我的右脸仍抽搐得厉害,影响到了生活和休息,每天靠三次十多片药片维持。

  扶贫工作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乡亲们的爱戴与拥护。我的一言一行老百姓看在眼里,接地气的关爱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他们早已把我当成盘峰人,他们的亲人。很多人通过全村微信群申请加我为好友,有困难、有疑惑,总是第一时间找我。孩子上学、治病就医、外出打工,他们会通过微信或者电话向我咨询。同时,他们时时刻刻关注着我的驻村工作和身体状况。当得知我在西安住院时,他们发信息鼓励我,发红包慰问我,看到我退回红包时,有几个年轻人说:“韩书记,就是几斤水果钱,你看得起我们就收下,祝您早日康复。”有的说:“我们在外打工来不了西安,你如果不收这几十块的小红包的话,我们几个专程来看你。”在这些暖心话语的 “逼迫”下,我收过三位乡亲的红包,后来回村,我个人买礼品对他们进行了回访,其目的是让这份人间真情相互温暖,让我们都生活在爱的阳光下和感恩的海洋里。

  正能量的辐射是无穷的。去年正月,下了一场大雪,坐出租车的时候我接了一个电话。司机回过头问我:“你是不是姓韩?”得到确认后,他说:“你是盘峰的第一书记,我在电视上看过你,在收音机里也听过你的扶贫故事,我在盘峰有亲戚有同学,他们都夸你是好人,你真的是一位好书记。”下车付钱时我发现身上只有五元零钱,他看见我在钱包里翻着,笑着说:“韩书记,我一分钱也不能要你的,什么也不说,你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不等我说什么,他说一句“注意安全,韩书记”就消失在了雪花中。我站在雪地里,全身暖融融的。

  驻村扶贫,费时费力。只有不计得失,才会以良好的心态投入驻村工作,慢慢地便会发现,工作就是一种快乐,在快乐中工作,在工作中找快乐,扶贫工作才会风生水起,硕果累累。

 

来源:陕西先锋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