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许露露:九曲十八弯,蝙蝠迎我来(6月10日)
2019-06-17 09:5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许露露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导 读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为锻炼编辑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提高服务基层、服务读者的本领,写出更多接地气、冒热气、带露水的报道,《乡村干部报》今年组织编辑记者开展“跟班采访乡村干部”活动。

  从5月份起,记者陆续奔赴基层一线,吃住在村,用脚丈量村情民意,用笔还原乡村干部的情怀和甘苦。“跟班采访乡村干部”系列报道将在《乡村干部报》陆续推出,本报网站、微博、微信也将同时发布。

  6月10日,记者许露露赶往陕西省安康市茨沟镇瓦铺村蹲点,接下来的日子里,女记者与村干部们会有怎样的互动?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有什么不同?瓦铺村究竟有什么样的民风民俗……

  即日起,本报微信公众号将连载她的驻村日记,让你品尝一个年轻记者的酸甜苦辣。 

  故事已然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

 

  6月10日 晴

  下午5点整,我从南京搭乘高铁抵达西安,在高铁站和周梅接上头,周梅开来了车,我们一起到她任第一书记的安康市茨沟镇瓦铺村。

  

  一个即将见证很多故事的水杯

  周梅是个70后,原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财务处副处长,干练、细心、能吃苦。从2014年陕西省社科院向瓦铺村派遣第一书记开始,她是第四任,也是唯一的女性。

  驻村扶贫条件艰苦、工作紧张,对第一书记的体力、心理、生活、能力、意志都是考验,对女性而言,更不容易。

  比如开车。导航显示到村里是178公里,全程基本是高速,我以为2个小时就能到,结果足足开了3个半小时,原因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穿隧道,包括有天下公路第一隧之称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长达18.02公里。

  其他大大小小的隧道更是一个接一个穿行,我认真数了一下,一共有57个隧道。两车道一旦遇上大货车并肩而行,就要格外小心,隧道内也限速,所以车速一直跑不上来。

  周梅开车很稳,她说这是下村练出来的,村里盘山路更难走,夏天还好,到冬天冰雪覆盖,那才危险。

  赶往村子的高速上一路上,我们一直在聊天,从她当时下村时的不适应,到3个月后在杨凌农高会上带着全新设计的瓦铺村清酒亮相的一鸣惊人、初尝成就感,到真正爱上这里的山山水水和村民,她的情绪感染了我,我不禁对即将驻村一周的瓦铺村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晚上8点钟我们先到了茨沟镇,这是个四面环山的镇子,房屋大多依山而建,大妈们在镇服务中心前面的广场上跳着广场舞,背景是几百米高的山丘,所以舞姿气势惊人。

  

  傍晚的广场舞

  周梅在镇上的宿舍取了点东西,然后去瓦铺村。原来单位安排她住在镇上,但为了下村工作方便,她主动搬到了村里。她告诉我,市委办的帮扶队和省社科院共同在村里租了一栋三层的民居,房租8000元一年,整理出几个房间供扶贫干部居住,离村委会就几步路,大家工作交流起来非常方便。

  车终于拐上了去瓦铺村的水泥路,这条盘山路十多年前由村民集资修建,路面仅一米多宽。天色昏暗,车灯只能照亮前方几米的范围,旁边就是深沟,让人不免提心吊胆,但周梅开得很沉稳,哪里该拐弯哪里要缓行一清二楚。这一年她无数次夜上瓦铺村,包括大雪封山的时候。

  九曲十八弯的山路沿着山势前行延伸,路旁渐渐出现了瓦铺村的民居。这个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安静,星星就挂在山头闪烁,月牙儿也很近。才8点多,村子好像已经沉睡了,大多民居都没有亮灯。

  周梅介绍说,瓦铺村海拔700米,有几百年历史,曾经商贸繁荣,村域古道沿线遍布瓦屋顶店铺,因而得名“瓦铺子”。该村现下辖15个村民小组,275户1010人,耕地面积3200亩,林地1.8万亩,尚未整村脱贫摘帽。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

  到了驻地门口,车停了下来,旁边村民家门口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在黑暗中玩耍,叽叽喳喳的童音让山村的夜更显静谧寂寞。一只觅食的蝙蝠冒冒失失地撞到我的头上,又振翅飞去。

  

  和周梅一人一被,抵足而眠

  周梅带我参观了驻地的几个房间,其中她的房间布置得格外温馨,看得出日常是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她的桌上还放着沟里捡来的鹅卵石,一有时间就创作十分有童趣的石头画,送给村里的留守儿童,极得孩子们的欢心。

  简单洗漱了一下,和周梅一人一床被子,抵足而眠。明天就要开始正式驻村采访了,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