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第一村”永放光芒
2021-07-31 09:29:0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杨丹丹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旧址。李兰凯摄

  胜利村党群服务中心。李兰凯摄

  昔日芦苇荡变身广场。李兰凯摄

  重现会议珍贵现场。李兰凯摄

  蔡洼村(又名胜利村),隶属于安徽省萧县丁里镇,位于萧淮公路南侧,距萧县城区20余华里。东南邻淮北市、西邻纵瓦房村,北邻丁里镇政府。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在歼灭黄维兵团后,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首长,在安徽省萧县丁里镇蔡洼杨家台子召开会议,研究渡江作战部署和部队整改方案,并在院内合影留念。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每年,来这里参观学习、接受洗礼的游客络绎不绝。

  盛夏时节,红色景区往来的游客、浮水山梯田新发的绿苗、亲水观景乐园欢快的笑声,处处充满生机,让蔡洼耀眼的红色基因绽放新彩,一幅全面振兴的乡村美景画卷在这片红色热土徐徐展开。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坐落在萧县丁里镇蔡洼村,旧址的主体建筑位于蔡洼村中心的杨家台子。为清末古建筑群落,房主是一位姓杨的开明地主,该主体建筑原为三排三进9个小院组成,共54间房屋,现东侧为三进院,中间和西侧皆为二进院,计48间。由于解放初期土地改革时,将房屋分给了部分农民,因此风貌有不同程度改变,但基本保持了杨家台子原来的建筑格局。整个基地包括旧址外围的郭庄村、纵瓦房村、石碑座、常庄、宫庄,约6平方公里。这个原本十分普通的村庄,在淮海战役中,因几位历史重要人物的聚会被载入史册。自淮海战役之后,蔡洼村便改名为“胜利村”。

  见证光荣岁月

  历史回溯到1948年12月16日,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华东野战军指挥机关进驻萧县蔡洼村,就近指挥各纵队发动总攻。次日,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位首长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齐聚蔡洼,由邓小平主持召开了总前委第一次全体会议,这也是唯一一次全体会议,研究制定了淮海战役决战和渡江作战方案等重大问题。会议期间休息时,在指挥部屋前的石榴树旁,随军记者陆仁生拍下了总前委五位首长唯一一张合影,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喜悦,这张照片在党史和军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光辉一页。蔡洼由此被称为“英雄会师地”和“淮海战役第一村”,萧县也被誉为“胜利之城”。

  “倾家荡产支持淮海战役!”镌刻在蔡洼会议遗址广场上的浮雕,生动再现了萧县乡亲为解放军支前的感人场景。在淮海战役中,亿万民众齐动员,参军参战,筹运粮草,抬送伤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当年老百姓们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冒着枪林弹雨,推着小推车勇往直前奔赴炮火纷飞的战场,保证了大规模作战需要。

  据景区讲解员介绍,淮海战役中,萧县组织了支前民工147203人,担架2536副,筹粮1243万斤,把全县的人力、物力、财力汇成了一股波澜壮阔的洪流,为人民军队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淮海战役胜利后,毛泽东亲笔题词称赞,这是“人民的胜利”。陈毅元帅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在萧县县委县政府的精心打造下,蔡洼现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长三角旅游系统党性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等。

  传承文化发展

  当地加大对现有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是确保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萧县进行蔡洼旧址杨家台子文物主体屋面翻修、总前委会议场景还原、淮海战役图片布展等,修复萧宿铜灵烈士陵园广场及生态停车场、供水、供电、院墙等11项设施,摸排整理300余处零星烈士墓地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更好地发挥红色遗址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

  用好红色资源宝贵财富,传承发展是关键。“乡亲们运粮忙支前,稳推车轮紧步撵,粮食弹药齐来运,日夜兼程把路赶……”讲解员的娓娓道来再次把人们的思绪带进战火纷飞的年代。红色土地永不褪色,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萧县充分发挥蔡洼、萧县苏维埃旧址等“红色基因库”作用,精心策划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党史国史知识进课堂”“清明祭英烈”“重温入党誓词”“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书画展”等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深悟蕴藏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立足岗位,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矢志砥砺前行。同时,积极推进红色教育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努力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我们将百年党史、地方史有效结合起来,依托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利用声、光、电现代科技,更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让更多的人从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中汲取精神养分。”蔡洼景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毓峰介绍。

  红色基因,催人奋进。曾经,胜利村是个传统的落后村庄,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种植结构单一,夏麦秋豆长期循环,群众生活贫困。近几年,在脱贫攻坚中,该村一手抓红色革命精神的继承发扬,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积极自救,一手抓产业扶贫,培植主导产业,带领贫困人口脱贫。依托村里丰厚的红色史实,通过标语、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老一辈革命者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英勇奋斗的史实,激励全村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鼓足干劲,勤于致富,让红色精神成为脱贫的动力。改变少数群众“等、靠、要”的懒惰思想,激发群众致富内生动力。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