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论坛 | 以融合性思维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2023-07-27 14:4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宗彩娥 李昊远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融合性思维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思维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文化因其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决定着乡村振兴的内在品质和建设层次。以融合性思维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勾画乡村振兴的文化图景,对于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融合性思维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切实促进以人为核心的“要素流动”,实现城市反哺乡村。一是畅通省、市、县、乡路网,以“两小时车程”为宣传、动员半径,在节假日、周末、传统节日吸引企业家、文化工作者、退休人员、文化志愿者等“候鸟”人群向乡村“迁徙”,优化乡村文化振兴的人力资源结构。二是做好整体统筹规划和差异化建设,吸引普通城市居民向乡村地区流动。打造“一村一品”,如“水”“竹”“花”“山”“海”“湖”的自然文化品牌;“一村一型”,如保护村落原貌的“院子”、特色田园乡村、特色文化小镇;“一村一德”,如孝、诚、礼、信等“名片式”精神文化符号。三是发挥市、县、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地区“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制定计划和政策吸引城市资本向乡村地区流动,带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重点培育乡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态微循环、经济作物景观处理、文化技术指导等新兴业态;以“互联网+”和“生态+”拓宽“农+旅”“农+艺”“农+创”的文化产业路径,增加在地就业机会和常住人口数量;办好乡村旅游节、乡村文化节、美丽乡村评选等活动。

  融合性思维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着力完善环境空间对生产生活的“跟进支撑”,使文化载体、手段服从于人的发展目标。一是要提升乡村社会空间的利用效能,整合文化力量、集约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特色,做到“破”“立”结合。以“县域”统筹,根据文化禀赋、产业规划和方案可行性,在县(市)、乡镇范围内合理规划村落发展布局;立“大保护”理念,不简单以“大拆大建”的方式对待村民住宅,探索原地统一整改、保护性改造的方法。二是要促进物质文化载体跟进乡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增加文化站、乡村图书馆、书吧中技能类书籍(园艺、种植、养殖)和文化类书籍(乡村史制、家书)的通俗读本数量,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活动提升乡村居民的职业化水平;明确文化站的编制体系和管理责任,建立长居乡民的文化定制档案;在橱窗、文化站、晒场、运动场等树立技术精英、产业精英、知识精英等乡村新的群体形象;增设乡村历史记忆馆、以“爱国爱家”为主题的新式祠堂和“耕读一体”的新式学堂。三是要增强文化传播的时代性。建立以乡村为单位的网络社区和朋友圈,利用网络平台促进乡村居民交流信息和表达思想;将声、光等现代技术效果融入多元文化空间的传播内容之中,产生剧场效应;加快实现电影院、文化礼堂在乡村地区的全覆盖;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通过现代VR虚拟技术还原历史环境,使城乡居民能够体验先民的文化生活和动态演进,增进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

  融合性思维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加速重构乡村社会伦理秩序,推进乡村传统伦理与现代交往规则的“综合创新”。打造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的综合创新体系,构建新型乡村伦理和治理秩序。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和谐”“诚信”的乡村人际环境,发挥村委会、工厂企业等道德引领作用和人际冲突中的调解、润滑剂作用。二是在乡村社会中广泛培育现代法律意识,特别是乡村家族式企业管理者与村镇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以更具共同性、适用性、确定性的法律规范代替传统的“家长决定制”;定期以视频形式组织观看乡村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三是引导乡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乡村地区深化培养居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树立爱国家庭和爱国个人的典型,持续推进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

  融合性思维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探索实现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的“总体平衡”。一是丰富文化总体供给,促进文化产品“量”“质”并进。增加政府统一购买公共文化产品投入;评估乡村现有居民的文化习惯并分类指导文化活动,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组织高水平文艺汇演的下乡活动,支持地方性民俗活动如戏曲、舞狮、锣鼓、龙舟等活动的展开。二是确保文化帮扶的“拉网式”和“精准供给”,将文化帮扶与经济帮扶统一起来。要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做到思想上的“引领解惑”和知识上的“精准供给”相结合,补齐乡村居民的基础性、生产性文化“短板”。三是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集中精力办好“中心学校”,建立与城市学校的对口帮扶关系,明确帮扶目标、提炼帮扶问题;切实加强乡村教师的培训和待遇,落实状况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内容;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参与文化帮扶,充分利用地方政府、高校和群团组织的优质人力资源,探索领导干部、教师、大学生对乡村地区“一对一”文化帮扶。

  作者单位分别为:宗彩娥,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州大学基地;李昊远,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