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柘源“摘帽”记
2019-09-10 10:15:00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胡光华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左临湖,右依山,一条土路蜿蜒、颠簸,走到飞剑潭水库东北角,就到达了宜春市袁州区飞剑潭乡柘源村。

  “从水库大坝到柘源这条‘动脉’,12公里,改造提升已启动,今后柘源的发展优势将更明显。”宜春市政府办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余成林介绍。

  就是这个柘源村,人穷志不短,聚人心、补短板、兴产业,很快发生蜕变。2018年,成功摘下省级贫困村之帽。柘源脱贫,有何启示?记者进山采访。

  启示一:选好“领头羊”,班子才能强 

  柘源村路远地偏人稀,党组织软弱涣散,“穷帽子”一戴就是多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226人,2919人常住人口中,有1219人外出务工,留守者多为老弱病残幼。

  “村‘两委’班子,是乡村发展的主心骨。选好‘领头羊’,才能把班子带强。”乡党委书记彭园华介绍,乡里决定挑选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到柘源任职。周源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化有想法、干劲足,带领周源村年年拿先进。2017年底,乡领导找他做工作。

  跨村当书记,一怕遭排斥,二怕无基础。“那是烂摊子,去不得。”亲朋好友也劝张文化。但乡领导言辞恳切,张文化咬咬牙:“就当是考验吧。”

  在挂点帮扶单位宜春市政府办、市农业农村局帮助下,调整班子、规范制度、调研走访、统一思想,柘源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如今,支部有了凝聚力、战斗力,党员、群众都支持村里工作。”张文化感叹道。

  柘源理顺思路、制订规划:一补基础设施短板,二解村民大小难事,三抓扶贫产业项目。很快,柘源发生蜕变:既有外在美,又有精气神。“外来书记”张文化,成了村民家里人。“驻村工作队、乡村干部,付出很多,但收获更多。”张文化笑道。

  去年,柘源打了翻身仗,摘下省级贫困村帽子。脱贫攻坚、综合环境整治单项工作,年度综合评比,均获全乡第一名。后进“帽子”,柘源人把它甩进了“飞剑潭”。

  启示二:短板补得齐,发展有底气 

  柘源几辈人,都被路困住。山货出不去,物资难进来。2017年前,全村19个村小组,16个组是狭窄、坑洼的泥坯路。冲下组贫困户张国昌谈路便摇头:“柘源家家都有板栗树,枇杷、油茶远近有名,因为路难走,好东西没人要。”

  “路是最大短板,必须尽快补上。”乡干部聂飞介绍。2017年,16个村小组水泥公路全面开工,当年10月1日,共24.1公里、宽3.5米的通组水泥公路全部竣工通车。路通了,张国昌再没闲着,扯芒花扎扫帚、上山脚捡板栗,一年增收2000多元。水芹菜、鸭脚板、野藠头、野韭菜、地皮菇、蕨菜,成了进村菜贩的喜爱物。

  看中山林资源,江西梦之橙公司来了,租下1100亩山地,栽下脐橙苗。村民又收租金又打工,高兴!装机容量100千瓦光伏电站建成,年发电量12万千瓦时,收入超10万元。食用菌基地、300亩中药材基地,陆续建了起来。

  在挂点市领导的关心下,乡村干部整合各方资金:19个村小组接通安全饮用水,17个村小组完成电网改造,16个新农村建设点启动,500户改厕任务全面完成,建成飞剑潭卫生分院、居家养老中心……“去年,投入了16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张文化难掩兴奋,“柘源彻底变了样。”

  政府补短板,乡村发展有底气。柘源成了“潜力股”,吸引越来越多目光。去年,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

  启示三:产业要持续,农民当主体 

  农民,是乡村发展的主体。留得住、回得来,乡村产业才能持续发展。

  这步棋,乡党委、政府和扶贫干部想到了。“柘源将近一半人口外出务工,家里没劳力。”张文化说,柘源满山板栗树,又有古柏、古楠、古樟,还有古炮台、古牌楼,不少土砖青瓦房保存完好。想办法搞活乡村旅游,人就回来了。

  先从冲下组开始,经过一年建设,炮楼、古牌楼修缮好了;荷花池、游步道、观景平台、青风亭、明月亭、休闲广场、公共厕所建起来了。见家乡变美、前景广阔,张义、张小根、张发根等5名村民,一合计,从外地回村,成立农百鲜种养专业合作社。

  张义此番回来,将广东中山的LED灯厂转让了。“一是回来方便照顾母亲,二是柘源发展旅游产业有前景。”张义他们流转40亩田养稻田鱼,6月下了200多万尾鱼苗。又流转50亩深脚田改鱼塘,下了2500公斤鱼苗。合作社还准备种油茶、板栗树。柘源老房多,村里规划搞民宿。村民张小根一直做餐饮,回村后准备办民宿、搞农家乐。“现在,村里的产业发展得越来越红火,我们还申报了省级生态村呢。”张文化笑道。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度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抓下去,农民创业机遇、就业机会将日益增多。“相信越来越多的村民,会返回柘源,成为真正的发展主体。”彭园华说。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