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驻心”扶贫工作队的温暖故事
2020-06-08 17:4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王阳编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情系百姓,不畏艰苦,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真实写照。奈曼旗东奈林村驻村扶贫工作队3名队员来自市、旗、镇三级不同单位,一直以来,他们凭借各自的“特长”,从完善基本信息入手,落实好“十项政策”,为群众做了不少好事实事,书写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村民都说,这个驻村工作队“行”!

  决不能让脱贫户返贫

  春节前,村民何青义的弟弟带着家人从外地回来探亲,晚上就住在何青义家,本是一家人高兴的团聚时刻,却在半夜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何青义将弟弟和侄子送到了医院,最终结果是双双四肢瘫痪。何青义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变卖了21只羊,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给弟弟和侄子治病。本在2017年就已脱贫的何青义,如今面对“家徒四壁”无奈落泪。

  何青义家的情况驻村工作队看在眼里,并开始为其谋划。“放在谁身上都不好过,首先得让他重新树立信心。”第一书记郑少龙先是为何青义申请了民政临时救助,之后开始准备材料、跑银行,从申请贷款到贷款到账,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4月14日,何青义申请的3万元贷款到账了。两天后,他用贷款购买了16只基础母羊,重新开始了养殖之路,生活又有了盼头。

  在岗一天尽责一日

  已近花甲之年的宝石是市红十字会的一名干部,他怎么也没想到,在机关单位干了半辈子,最后却要在扶贫一线退休。“在咱们旗,市派扶贫干部里我年龄最大,虽然再有一年就退休了,但只要做一天扶贫干部,心里就得装着群众一天,只要群众有需要,咱就得上!”宝石的话简短而有力。

  68岁的村民孟纪云,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儿媳因患有精神疾病留在家里,因为没有残疾证,一直无法享受补贴。孟纪云找到宝石寻求帮忙,宝石二话没说,驱车拉着孟纪云的儿媳直奔市里。到地方后,才知道需要市精神病医院的确诊定性才能办理残疾证,而精神病医院一天只放50个号。为了挂号,宝石第二天早上5点就去医院排队,整整站了两个多小时。当孟纪云接过儿媳的残疾证那一刻,舒心地笑了。

  一片片蓝色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可别小瞧这光伏发电项目,不仅能发电,还能给大伙儿赚钱呢!”宝石笑着说,光伏发电让群众月月都有收入,孟纪云一家就是靠光伏发电脱了贫。

  借助优势开展工作

  吴海英既是本村村民,又是镇政府派的驻村工作队员。自去年1月开展驻村工作以来,他详细核实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为他们答疑解惑,大力宣传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危房改造等各项惠民政策。

  “从完善贫困户基本信息到入户宣传政策,这些工作我一个人就行,这就是身为村里人的优势。”吴海英笑着说,由于是本村人,对每户的基本情况都了解。不久前,针对全村排查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慢病备案率低这一问题,吴海英逐户排查无诊断书和病历户,共排查出27人,统一送至旗医院门诊进行备案,为全村慢病贫困人口充分享受送医配药政策提供了保障。

  一个脚印就是一个“字”,一件小事就是一句“话”,东奈林村的扶贫工作如同一本精彩的“故事会”,走进“书”中,这里的故事读也读不完,故事很平凡,却很温暖。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