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王其旭的创业传奇
2018-03-30 09:43: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王维聪 董洪娟 秦波 刘世领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王其旭(握话筒者)在创业基地向新入职的大学生村官介绍产业发展情况。

 

 

  不久前,江苏省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表彰100名“优秀大学生村官”,连云港市赣榆区沙河镇同兴村党总支部书记王其旭榜上有名。

  陪同采访的赣榆区委组织部综干科科长王进告诉记者,王其旭秉持“绿色、健康、生态、休闲”的理念,参与创办的博雅农庄占地116亩,设有餐饮娱乐、垂钓健身、果蔬采摘、耕作体验、家庭养殖五大综合区域,吸引本地及邻近的山东临沭、莒南的市民纷纷前来体验。

  每个大学生村官当初报考村官的原因不尽相同,王其旭选择做村官就因为父亲一句话,“毕业后工作离家近一些,不用承受大城市的种种生活压力”。

  王其旭出生在赣榆农村,家境贫寒,母亲多年患风湿性关节炎丧失劳动能力,父亲只能做“候鸟”,农忙在家,农闲外出打工。2009年,王其旭考上南京一家专科学校,开学前父亲借了3000元学费和生活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开学不久,王其旭就找了一家饭店,做传菜生和内厨帮工。2011年王其旭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读本科,他每个周末都做家教,挣来的钱除了自己的日常开支,还拿出一部分寄给父母和资助弟弟上学。

  王其旭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平时喜欢搞点小发明。2012年6月,他凭着自己研发的数控恒流源项目,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中获得本科组二等奖。在学校,王其旭多次获得院长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毕业时,他的银行卡里存了1.6万元。

  2013年,王其旭来到沙河镇担任大学生村官,刚走上村官岗位,王其旭感到彷徨,足足有半年不知道干什么好。这年冬天,来自河南的大学生村官梁怀省种了2亩甜瓜,空闲时王其旭就过去帮忙。看到梁怀省忙得不亦乐乎,王其旭深受震撼:“既然当了村官,就要像梁怀省这样有所作为。”

  于是,王其旭成了梁怀省的“合伙人”,利用村官贷共同创业,种植“甜宝”甜瓜,面积从2亩扩大到10亩、20亩。他们利用豆饼做肥料,长出的甜瓜色泽光亮,又香又甜。

  甜瓜成熟了,仅靠地头自销销路有限,收益又低。王其旭便到县城的农贸市场、超市、水果店推销,很快打开了销路。2014年10月,王其旭、梁怀省与刘河头村村民刘希贵实行股份合作,在摩天岭丘陵地流转土地116亩,共同投资180万元,发展大棚甜瓜种植。相比露天的甜瓜,大棚甜瓜上市早、产量高、品质好、生产周期长。同时,他们注册成立了田宝果蔬种植有限公司,王其旭任法人,负责甜瓜的种植管理及销售,梁怀省和刘希贵则在种植园旁拓展餐饮服务,发展采摘游。

  就在他们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2015年一场暴雪压塌了大棚,直接经济损失12万元,王其旭第一次感到无助。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2016年春天,王其旭调整思路,建起更高标准的51个大棚,其中45个种甜瓜,3个种百香果、无花果,3个种草莓。那段时间,资金跟不上,不能及时给付农民工工资,王其旭就找其他大学生村官借,众人拾柴火焰高,帮助王其旭度过了难关。

  2016年,王其旭他们种植的甜瓜获得丰收,每逢周末,到地里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网上订货也很火爆,以至于都不敢把甜瓜继续放到网上销售。当年,甜瓜亩利润达到1万多元,收入全部投进基地,提高生产能力。

  多年的积累,王其旭成为沙河镇有名的甜瓜种植能手,瓜农们遇到难题,都会向他请教。在基地打工的村民,由于年龄偏大,接受新技术能力差,王其旭总是不厌其烦地做示范。因车祸致残的贺龙海和他的父亲在王其旭的帮助下,也种植了20亩甜瓜,父子俩对王其旭赞不绝口:“这小伙子心眼好,做事大气,技术上对我们毫无保留。”65岁的吴荣点以前在新疆打工,因气候原因落下病根,王其旭把他聘过来,负责甜瓜的看护与管理。吴荣点打心底佩服王其旭:“他和我一起住在瓜地,夜里起来好几次看滴灌情况,现在像这样的年轻人确实太少了。”

  大棚甜瓜种植对温度要求很高,以前务工农民都是凭经验、凭感觉调节大棚温度。“没想到今年春天气温变化大,棚内温度过高时因没及时通风降温,导致甜瓜苗全部枯死,损失2000多元。”务工农民朱小布愧疚地说。吃一堑长一智,王其旭买来100多只温度计,在每个大棚的两头及中间分别放上1只,通过精准观察温度的变化,适时调节棚内温度,杜绝了类似事情的再度发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3月份,王其旭参加第二届连云港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大赛,“沙河镇田宝果蔬种植园”项目获得了二等奖。“村官创业,不单为了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还应发挥辐射作用,带动老百姓共同富起来。”目前,在他的示范下,全镇10余户农民种植甜瓜300多亩,吸纳了400多名农民到瓜地打工。王其旭说,“农民丰收的喜悦,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