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傍晚,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文化广场上灯光璀璨,欢快的广场舞音乐响起,孩子们追逐嬉戏,老人们围坐聊天。
“以前晚上黑漆漆的,陈书记为我们修了路灯,大家没事就来这里跳跳广场舞。”搬迁群众孟琴大姐高兴地说。这些变化,都要从驻村第一书记陈恒红的到来说起。
2023年5月,44岁的陈恒红被选派驻村,是驻村干部中年纪比较大的。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驻村第一书记,绝非易事。但陈恒红心里有底,因为他生在农村、长在乡野,对泥土的熟悉刻在骨子里。“年纪大点也是优势,老乡看见同龄人,更愿意掏心窝子,”他说。到村之后,他每天雷打不动做两件事:到农户家的条凳上坐一坐,往田间地头的垄沟里走一走。村民家的院子他是常客,尤其监测户家他去得更多。
“广场舞靠手机打光”“大雨天污水倒灌进屋”等问题被列为工作队要优先解决的任务。在多方协调后,工作队争取到10多万元资金,对群众文化广场进行亮化,还对搬迁点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高田村一、二组入户通组道路破损,影响群众日常通行,陈恒红多方协调资金7.5万元维修道路,解决了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心存感谢的村民赠送给驻村工作队一面锦旗。
“群众之事无小事”,是陈恒红的口头禅。去年6月22日,高田村降雨量突破110毫米,汛情告急,陈恒红和村干部奋战在抗洪救灾抢险一线,连续工作10小时,终于排除险情,将受灾严重的6户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安置,确保了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产业发展上,高田村的云雾茶产业面临设备老化、产能不足的困境,陈恒红理清工作思路,从借力、借智、借资上下功夫,争取到技改项目资金70多万元,并对高山云雾茶进行产能提升,每年可增加300万元产值。与此同时,工作队还引进农业企业在高田坝区投资500万元种植韭黄,今年韭黄产业也成了增收新亮点。
在工作队大力帮扶下,2024年,高田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1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