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以村规民约推进乡村治理
2019-07-25 09:58:0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芦晓春 张萌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创建“幸福人家”典型户、树立新风弃旧俗、垃圾分类放门口、文明养狗栓狗链、建房做到“五主动”……在北京市顺义区的乡村,这些口号被写在不同设计风格的小册子上,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村规民约。

  自2014年以来,顺义区各村按照“收集意见、讨论研究、形成初稿、政策指导、调整完善、审核把关”的“三上三下”村规民约制订流程规范,对村规民约进行全面修订。在形式上多方参与制订,力求村规民约“规”得准、“约”得实,在内容上精准施策,做到村规民约入到“户”、见到“行”。

  一系列实践表明,在村规民约的推动下,顺义区的基层党组织增强了活力和战斗力,群众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同时乡风文明被不断注入正能量。村规民约“规”出了农村好气象、“约”出了农村新风尚,让新时代的京郊乡村找到了熟人社会的“善治之道”。

 

 

资料图:今年建党节之际,高丽营镇对全镇新评选的“五好党员”进行表彰

 

  “规”党员:作表率敢担当重温誓词激发组织活力

 

  高丽营镇地处顺义区西部,有“京北第一古镇”之称。《顺天府志》记载“唐驿站,高丽使丞用,形成村落”,因此得名“高丽营”。历史悠久的高丽营镇与很多古村镇一样,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文化,秉承朴素的信仰。

  走进高丽营一村,干净宽敞的柏油路两旁绿树成荫,家家户户门前花草簇簇,嬉戏的孩子们从村里的文化广场上传来阵阵笑声,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图景呈现在记者眼前。

  如今,高丽营一村已经是京郊的明星村,然而谁又能想到,5年前这里是出了名的“软弱涣散村”。

  翻天覆地的变化始于2014年新一届村党支部的产生。“那年我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就憋着一口气。”高丽营一村党支部书记庞强回忆说,正月十六春节假期刚过,他就组织全村党员召开了当年第一次会议,会议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重温入党誓词。“为这次会议,我琢磨了很长时间。最紧要的,就是要抓党建。”

  “软”是班子软,“散”是党员散。庞强深知,解决村子的软弱涣散问题,必须强班子带队伍,把基层党建做强、做活,把党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提上去,把民心聚起来。在他带领下,高丽营一村的各类党组织活动从无到有,从有到常态化、制度化。

  过去的一盘散沙慢慢凝聚起来,如何治村兴村,带着村民建设美丽乡村,是京郊乡村治理的当务之急。高丽营一村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与基层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推进村规民约执行。

  通过研究村史、征集民意,高丽营一村提炼出“红心引领,入孝出悌,崇文善礼,知乐善舞,亲水护绿,遵规守制”的村域文化,进一步凝练成“三块牌子”,即“一村党员户”“村规民约星级户”“五个十佳”。

  村规民约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并非易事,党员能否发挥作用是成败的关键。作为第一块牌子,高丽营一村党员户在践行村规民约中,做到了“明职责、亮身份、做表率”,全村党员主动把党徽戴起来,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接受村民的监督。

  高丽营一村党员王庭荣过去在村中边角地种菜,在村庄环境整治中,他第一个带头清理了自家所有的“拾边地”;为配合煤改电,党员梁宝田说服80多岁的老母亲,带头拆掉了自家火炕,为全村树立了榜样,高丽营一村也成为全区第一个完成“煤改清洁能源”的村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今,“党员率先”在高丽营一村不是一句空话。在全体党员齐心合力、带头作为下,村庄的脏乱差得到彻底解决,如今的一村真正实现了无垃圾村,街面上连垃圾桶都看不到。

  实践表明,村规民约推动了党员干部正确履行职责,畅通了村民的诉求渠道,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以此为契机,高丽营镇在全镇25个村全面推开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员“亮身份、明职责、做表率”“党员过五日”为载体,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成为顺义区乡村治理的典范。

 

  “约”村民:内化心外化行帮助乡村重回有序自治

 

  “昔有桐城六尺巷,今有五米街坊路”,在顺义区赵全营镇,这是一句流传十里八乡的佳话,夸的则是该镇的西水泉村。而对于这个村的村民来说,这份荣誉来之不易,它经历过不解、质疑,甚至是红了脸的争吵。

  故事还得从这个村“割散水”说起。北方许多地区的农民在盖房时,都会在房后修“散水”,看上去就是一块突出来的水泥台,它的作用是防止房基被滴下的雨水侵蚀。过去,与周边村一样,西水泉村的村民一般也都是将“散水”控制在60厘米左右,这是邻里之间达成的一种默契。

  近年来,随着京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房屋出租在农村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部分村民在翻建自家房屋时,为了多占宅基地,不断外侵,“散水”也随之扩大,甚至有的修了一米多宽。有人带头,就有人跟着做,久而久之形成了一股不好的风气。

  “散水”宽了,街道就窄了,村民之间的矛盾也就多了。“原来宽阔的路被挤得歪歪斜斜,车与车相会时常因路窄发生剐蹭,你怨我,我怪你,俩人就吵起来了,熟人最后成了仇人。”说起曾经“散水”带来的烦恼,不少村民都无奈地摇头。

  攀比之风损害的是村民的公共利益,村民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乡村的不和谐,“散水”问题成了摆在西水泉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华和全体党员干部心头的老大难。村里的事让村民做主,刘建华决定引导村民自觉去解决这个难题。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为了让村民主动“割散水”,刘建华用村里的大喇叭讲六尺巷的故事,村民们一听就明白了,“谁不希望自己住的道路宽阔齐整,环境优美宜人呢?”

  不过,对于“割散水”,不少村民还是心存顾虑,担心割了“散水”会影响拆迁补偿,又怕切了“散水”有损房舍安全。对此,西水泉村党支部与村民代表多次走村串户征求意见,并分阶段对调研结果召开会议,在开展好“三会一课”的基础上,经村民会议全票通过,达成了将各家“散水”切割到60厘米内的决议,并写入西水泉村的村规民约。

  以整治“散水”为抓手,西水泉村形成了农民建房管理机制。本着“我制订、我签字、我承诺、我执行”的原则,村民新建房屋需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并上交2000元环境保证金,签订协议,承诺不影响他人出行、不超占等方可施工,如违反协议,保证金则不返还。

  目前,在村规民约的助力下,西水泉村人人动手、户户参与自觉维护村庄环境的风尚已经形成。房前屋后不得私搭乱建、门前绿化要管理、私家车停放在车位、墙上不许有小广告……西水泉村把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全部纳入本村的村规民约,辖区内实行网格化管理,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担任负责人,每3家就有一个负责人,逐条逐项抓落实,村民要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并通过按月检查、与年底福利挂钩等方式,增强村民参与村庄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