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拳头效应”
2019-07-18 09:33:0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贾珉亮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历史和现实表明,坚持党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全面领导,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引擎。

  突出政治功能,强化理论武装。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理论武装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首要,也是提升组织力的关键。引导农村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就在于把党对“三农”问题的创新理论内化为强大的政治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以及新时代实践中心、农民夜校等,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新思想入脑入心,融入灵魂。深入实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素质提升”工程,采用市上示范培训,县区重点培训,镇街全部轮训的方式,对全市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村级后备干部全员培训,不断厚植农村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

  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自治监督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技术协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经济组织以及工、青、妇调解委员会的群众组织不断涌现。这些组织在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发挥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凝聚群众,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如果不通过村党组织领导这个“拳头效应”把这些组织统一聚合起来,它们开展工作就有分散性、盲目性、滞后性,其协作性、效能性就比较差,更重要的是就事论事,忽视或淡化讲政治,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发挥职能作用就没有“主心骨”,工作的节奏和效果就可能不尽人意。要坚持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组织、经济社会组织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设中“把方向、讲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

  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乡村治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就要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要坚持村事民议、村事民商、村事民管,不断健全完善“四议两公开”“村务公开”“村规民约”等村级事务治理运行机制。要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全面推行“阳光工程”,加强对村级资产、资源、资金“三资”管理。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实行“四会治理法”,即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引导农民群众讲文明,树新风,遵规守纪,诚信友善。

  坚持党建引领,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增强村级班子凝聚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农村基层党建提质增效的重要实践。要紧抓中省支持帮扶壮大集体经济机遇,成立工作专班,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合力推动,镇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开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百村示范行动,提倡村支书、第一书记组建村级股份公司,通过土地入股,合作带动,基地务工等模式示范引领。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纳入镇村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实行镇村“一把手”负责制,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奖优罚劣,比拼争先。要依托“三变”改革,突出科学规划,突出抓点示范,突出空壳村先行,整合项目、资源、资金,切实增强村级组织运转和服务群众能力。

  (作者系陕西省宝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