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以组织力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
2019-03-01 09:4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去年六月,河南省驻村第一书记示范培训在红旗渠干部学院举行。

  

  河南省栾川县三川镇柳子村全貌。

  河南省委组织部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认真履行脱贫攻坚专项责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建强基层战斗堡垒

  着力抓选配,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按照省委书记王国生关于“要像抓省市县换届一样,抓好村级换届和班子建设”的指示,将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换届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政治标准,严把资格条件,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选拒之门外。去年换届,全省审查候选人62.5万余人,取消不符合条件的2299人的任选资格,调整撤换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43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书记109人。换届后,全省3723个贫困村中,新选任的村党组织书记1275人,占比34.2%;有致富带富项目的1342人,占比36%;年龄在45岁以下的783人,占比2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2668人,占比7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79人,占比18.2%,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的年龄、文化结构以及致富带富能力明显提升。

  着力抓整顿,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晋位升级。换届前,按照“先整顿后换届”的思路,督促各地排查治理重点难点村,其中贫困村427个,集中化解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纠纷。换届后,聚焦班子建设突出问题,新排查确定4732个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党组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450个,已派驻工作队、确定分包县领导进行集中整顿,至2018年底已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874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整顿完成245个,还有205个贫困村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推进整顿力度。

  着力抓投入,提高村级组织保障水平。省委组织部联合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通知》,大幅提高省财政转移支付标准,带动市县加大投入,使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达到村均9.2万元,2018年贫困县村党组织书记报酬达到2016年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相比2017年平均增加350元。从省管党费中拿出2300万元支持贫困村党支部开展活动。加大场所建设力度,协调省发改委投入2000万元,从省管党费划拨4000万元,重点投向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全省50个贫困县的871个乡镇中,“五小”建设达标的乡镇有812个,占比93.2%。对于个别没有达标的,已督促制定整改计划。

  着力抓“造血”,大力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全省筛选44个县、1406个村作为试点,每村给予140万元资金扶持。全省贫困县中有7512个村有集体经济收入,1158个村收入在50万元以上。目前,正在着手起草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

  派强用好 “第一书记”

  深度贫困村,县派改为省市派。在贫困村第一书记派驻全覆盖的基础上,以批次轮转为契机,突出深度贫困村这一重点,对脱贫难度大、原来由县派第一书记的深度贫困村,统一调整为省派、市派,进一步配强帮扶力量。目前在岗第一书记共13055人,45岁以下9503人,占72.8%;本科以上学历8256人,占63.4%。

  从严管理,确保人员在岗履职。制定印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任务清单》,围绕4项基本职责,明确12项重点工作。严格执行“五天四夜”工作制度,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实时管理,确保第一书记在村在岗、履职尽责。加强督导检查,去年以来开展全覆盖实地检查3次、随机式抽查暗访6次,全省共召回第一书记49人,通报批评1966人。

  强化投入,夯实工作基础保障。按照省派每年不低于3万元、市派不低于2万元、县派不低于1万元的标准为第一书记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将省派第一书记驻村补助由每天70元提高至每天140元。协调省财政每年安排1.1亿元资金,为每个省派第一书记提供5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各市县普遍为第一书记安排了每年不低于10万元的专项资金,帮助所驻村发展脱贫产业。分级督促各地各单位为第一书记发放生活补贴、进行健康体检,保障住宿、办公条件,确保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注重激励,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印发《关于关心第一书记工作、生活和身体状况的通知》,每年组织体检,协调省财政资金313万元为全省第一书记办理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各类媒体开设专栏,大力宣传第一书记典型事迹;强化表彰激励,去年对507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320个选派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抓好扶贫干部教育培训

  强化专题培训,提高领导干部领导力。会同省扶贫办去年在焦裕禄干部学院、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分类分级举办两批5期扶贫干部队伍培训班,对省辖市党政分管领导、129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县(市、区)党政正职和分管领导、市县扶贫办主任、省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成员、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乡镇党政正职进行了集中培训,共培训1024人。在省级示范培训带动下,全省各地各部门举办各级各类脱贫攻坚培训班2000余期,培训干部近60万人次。

  强化日常培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带动力。在利用干部经常性学习平台,推动精准脱贫教育进课堂、进头脑的基础上,去年 6月、8月、9月,先后举办3期农村党组织书记、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骨干示范培训班,带动全省各级举办4474期培训班,对新任村干部、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全员轮训。加强驻村第一书记教育培训,全年各级先后举办701期培训班,并要求派出单位和乡镇党委分别确定1名班子成员作为联络员跟踪指导,帮助第一书记了解村情民意、增强工作本领。

   强化各类人才服务支撑

  优秀干部资源向一线倾斜。开展新一轮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县扶贫挂职,去年8月份,从省直综合部门和省管高校分别选派了36名和47名优秀正处级干部到53个贫困县(含已摘帽县)和26个贫困人口1万人以上的县(市、区)挂职锻炼。选派24名金融干部到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市县挂职,已实现全省157个县(市、区)一县一名金融干部挂职,有效破解了金融瓶颈,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普通类省选调生招录政策向贫困县倾斜,在保证每个县(市、区)分配1个名额的基础上,向国家级贫困县追加1个名额,向深度贫困县计划单列3个名额,贫困县招录数量占总数的50%。

  强化高层次人才支持。去年从省直部门、直属企事业单位和省管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选派16批115名博士到基层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以项目带动、技术支持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工程,省市县三级共选派科技特派员3755名,组成54个省级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105个县级科技特派员服务队,已开展服务1799人次,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等160个,新建科技示范基地111个,带动贫困村290个,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5842户,带动农民增收9066万元。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会同省农业厅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开展贫困地区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组织86名专家,定点联系服务16个农业产业化集群、140个农技推广区域(乡镇)站,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864个,累计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802个。协调省农业厅实施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组建12316信息进村入户专家服务团队,组织动员全省1.2万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服务。

  基层探索

  洛阳市栾川县三川镇柳子村:

  每名党员都要帮扶贫困户

  柳子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劳务输出为主的致富路。2017年底,柳子村实现整村脱贫。

  为锻造一支素质高、肯奉献的农村党员队伍,村党支部每天在党员微信群里推送扶贫政策和工作要求,让党员成为脱贫攻坚的“明白人”和“责任人”。同时,积极开展“共产党员户”挂牌和党员分包贫困户活动,使村里每户贫困户都有一名党员帮扶。

  在党建引领下,柳子村形成了核桃加工、来料加工、特色农产品培育等扶贫项目4个,争取定点帮扶单位扶持资金230万元,带动120余名贫困户增收,户年均增收1.5万元。柳子村还规划了森林康养生态旅游项目2个,辐射带动全村780户村民致富。在帮扶单位县林业局的支持下,为全村贫困村民建设“柳子村贫困户养老树”扶贫基地200亩,动员贫困村民栽植七叶树、白皮松3.35万株,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预计10年后可长成大规格绿化苗木,为贫困村民提供养老长远保障。

  商丘市睢阳区郭村镇高庄村:

  党支部牵头做大养殖产业

  高庄村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年来,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经济,2016年底实现整村脱贫。

  为了把养殖产业做大做强,2011年高庄村在党支部书记高星的带领下,成立了河南高老庄食品有限公司,依托养殖基地发展猪肉深加工,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直营店”的模式,走产供销一体化之路。公司成立后,解决了5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高庄村还积极推广“六统一”管理机制(即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饲养模式、统一保健计划、统一销售),提高了“高老庄”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村里引进中国企业50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正邦集团,开发正邦高老庄万亩循环农业生态产业园项目,打造集种植、养殖、饲料、肉类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睢阳区第一个万亩循环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园,可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