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20-04-17 11:11: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刘鑫焱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梳理、评估、研判前一阶段采取的政策措施,效益好、可持续的方法要继续坚持完善

  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国各地捷报频传。日前,经过“三率一度”等摘帽退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估检查,山西省最后的17个贫困县全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正式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截至今年2月底,山西全省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9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减少到2.1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以下。

  脱贫摘帽不但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要进一步稳队伍、稳军心、稳政策、稳责任,做到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为此,山西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巩固脱贫成果、增强造血功能、防止反弹返贫。例如,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采取针对性帮扶举措,确保不致贫返贫;持续抓好产业就业,落实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特别关注贫困群众增收难题,在产业发展、务工就业、扶贫项目复工复产等方面制定帮扶策略,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长期以来,山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省份,域内贫困县全部摘帽不等于解决了所有的贫困问题。具体来看,一些地方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脱贫能力不足,贫困区域稳定脱贫和发展的基础不牢,内生机制不全和“内功”不强;一些扶贫产业基础还比较脆弱,致贫、返贫的风险还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存在。这些都会影响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提升。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梳理、评估、研判前一阶段采取的政策措施,效益好、可持续的方法要继续坚持完善,效果差、可操作性不强的工程项目要及时调整,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从而实现更大的扶贫效益、发展效益。同时,结合致贫原因对贫困人员科学分类,提高识别精准度,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予以重点关注,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不能等他们返贫之后再补救。

  脱贫摘帽后,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方法很有必要。这就要求在激发贫困人员内生动力、提高发展能力上多下功夫。比如,创造性制定、实施有效激励机制和措施,调动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他们脱贫的技能、本领和意愿;创造有利的条件,让贫困人口参与脱贫进程,增加劳动性收入在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树立起“辛勤劳动是最好、最有效脱贫手段”的观念;降低脱贫过程中的福利性依赖,调整脱贫过程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的对比关系,帮助贫困人员建立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机制;等等。

  还要看到,尽管山西省贫困县全部摘帽,但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发展环境与其他地区相比,短板和差距依然较大,区域性贫困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从这个层面上讲,“摘帽县”的县域整体发展,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切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想法,要一以贯之地统筹好县域整体发展,做好前后政策的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巩固和延伸脱贫攻坚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针对实际情况,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我们就一定能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作者为本报山西分社记者)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