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们中有的经历失败后,最终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也有的还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继续历练。
而与普通大学生创业不同的是,大学生村官的肩上还负着带领群众致富的担子,所以,他们可以自己亏损,但却不能损伤到群众的利益;他们可以自己失败,但却不能失去群众的信任。创业能力的高低,于大学生村官自身和基层的发展,都有着密切而深远的意义。
怎样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能力,在笔者看来,除了要在政策资金等“硬”件上支持外,也要在认识、觉悟、市场敏感度等“软”件上帮带,二者互为表里,才能真正帮到大学生村官。
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工作中,培训教育是其中一块重要的内容。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他们来说,理论学习已经没有更大的问题,填鸭式的理论设置对于缺少实践经历的他们来说,单就提升创业能力而言,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培养中,应该注重实践课、经验课、分析课的开发,立足本地区的一些实际,通过一些具体鲜活的事例分析,逐渐形成他们自己的创业思路,这样的培育,才能真正应求。
每个地方创业的环境不同,创业的类型也会不同,对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支持,特别是在政策和资金上,应该更为灵活一些,才能真正起到帮带的作用。如果只是按照上级部门划定的指标政策一对一地对应,就像肚子饿喝水一样,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创业的压力,但依旧没有解决“饿”的问题。所以,在硬件支持上,应该充分将创业需求囊括在支持的具体细节中,这样的帮带才会应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