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靖边县李佳佳:村官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8-10-19 09:25: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许露露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时间都去哪儿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于今年3月登上中国好人榜的陕西女大学生村官李佳佳来说,她的答案很明确:“我最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闫家湾村。”

 

 

李佳佳(右)和村民在村里的爱心超市。

 

 

  2010年7月,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李佳佳大学毕业后,在亲朋好友惊诧的眼光中,选择到靖边县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对于即将任职的闫家湾村,事先她已经有所了解,这个村自然条件差,村民文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滞后,是全县有名的软弱涣散村,但李佳佳没有退缩,而是揣着一腔热血走马上任了。

  刚到村时,站在村委会大院前,李佳佳懵了:办公场所破烂不堪,连坐的地方都没有,院子里杂草丛生,至于草有多高,李佳佳用手比划说,经常有村民养的羊溜进去吃草,都看不见羊头。起初,村两委成员和村民都不看好这个白皙文气的女娃娃,认为她在村里干不了几天就会哭着鼻子离开。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李佳佳看着娇气,实则倔强:她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天天走家串户与村民拉家常,把他们的事儿当成自家的事儿去办,什么活都抢着干。3年时间,她年年获评优秀大学生村官,像她在村委会大院里种下的松树一样,牢牢扎根在这个黄土高原深处的小山村。

  李佳佳的表现赢得了民心,2015年村党支部换届,党员们极力推荐她,老支书对她说:“娃,别怕,有我们呢。”就这样,2015年2月李佳佳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落后了这么多年,从村民到村干部,精神面貌都不是很好。面对烂摊子,李佳佳通过“形象工程”打开工作局面。“怨不得群众不相信咱,连自己的脸面都洗不干净,咋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当上“一把手”后不久,在一次村委会上李佳佳这么说。会议结束后,她拿起扫帚出门,带头扫起了村委会院子,村干部们也一个接一个地拿着簸箕、抹布打扫起来……院子里堆积多年的杂物被收拾一空,杂草也被彻底拔除了……打那往后,大院再也没有邋遢过。村民们瞧在眼里,纷纷议论:“村委会亮堂了,真有了干事业的气象!”

  凭着这股冲劲,李佳佳带领村民整修了村委会,新建了村卫生室、计生服务室和文化广场,村子焕然一新。硬件完善了,软件也没落下,李佳佳带领村干部们设立了群众诉求台、法律咨询点、农家书屋授课点、爱心服务站、综合便民服务点等8大服务窗口,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这些事办到了村民心坎上,从此说起李佳佳,村民都心服口服,“别看咱书记是女娃子,扛硬着哩!”

 

 

李佳佳(右)在查看马铃薯的长势。

 

 

  闫家湾村有485户2298人,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如何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奔富路成了李佳佳的一块心病。“你能想象吗?直到去年,村里种地都是靠牛耕马驮,生产效率极低。”李佳佳说。她和村两委反复商议,决定从机械化种植马铃薯开始试水高效农业。2017年,村里首批流转了16户农户的土地,引进了水肥一体化设备,采用齐垄种植和滴灌等先进技术,集中连片种了200多亩优质马铃薯。对闫家湾村民来说,这是第一次“吃螃蟹”。以前一亩地最多收2000斤马铃薯,去年亩产最高达到8000斤,村民们激动坏了。村里成立了工作小组专门联系客商和超市,虽然马铃薯市场不太好,每斤收购价不到5毛,但每户依然增收1000多元,数着钱的村民笑逐颜开:“书记,明年咱还接着种!”今年村民有了经验,伺弄得更加精心,最高亩产预计能到12000斤,大家有了更大的盼头。

  今年开始,李佳佳又琢磨着带领村民种葡萄,“2015年有一户村民种植了20亩葡萄,今年挂果已经全部回本,我一直关注他家的葡萄园,发现我们村气候非常适合种葡萄,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市场上销路很好,通过马铃薯种植村民尝到了甜头,对葡萄种植非常有兴趣,经常到村委会打听情况。我们就流转了100亩土地试水。”李佳佳说,闫家湾村底子薄,村民经不起折腾,必须走得稳当,“家庭小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最符合村子的实际情况。

  对村里的贫困户,李佳佳格外上心,经常上门为他们讲政策,拿方案,帮助他们尽早脱贫。村民刘五平上有80多岁的父母,下有两个读书的孩子,妻子身有残疾无法工作,全靠他一人种二三十亩玉米维持生活,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2016年,刘五平遭遇车祸,左腿粉碎性骨折,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一下子雪上加霜,地荒了大半,成了贫困户。李佳佳多次上门,把他家的情况摸了个透,通过政策帮扶给他家盖了羊圈,提供了26只小羊供他养,今年村里上马葡萄种植,又免费提供苗和技术,动员他把5亩荒地种上葡萄。最近到他家走访的时候,一家人脸上又有了久违的笑容,对李佳佳充满感激。

  今年5月村两委换届,李佳佳高票连任村党支部书记。在村里干得风生水起的李佳佳,生活中却把父母愁得不行。1986年出生的她自到村任职后,没有休过一个周末,因此在婚恋问题上成了“老大难”,“亲戚朋友给我介绍对象,我首要条件就是一定要理解我的工作。之前相过不少次亲,人家打电话给我,我总是说不好意思,现在忙着哩,人家以为是托词,就都没了下文,可把我爸妈急的。”李佳佳笑着回忆说,直到她遇到现在的老公,完全接受她的工作状态,才于去年31岁时成了家,“别人家是夫唱妇随,我们家却反过来,我工作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也会帮忙,比如周末陪我一起到村里加班,整理精准扶贫材料什么的,我真的很感激他的理解。”说到这里,在村里练就一副大嗓门的李佳佳,声音变得温柔起来。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