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把村官培养成服务高手 创业能手
2015-10-23 09:17: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张玉洁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河北沧州市针对大学生村官队伍特点,坚持管理服务并重、关爱激励并举,让2000余名大学生村官安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广袤的农村大舞台上展示着自己的青春风采。

  逐级签订责任书,管理服务不缺位

  “师傅,村民王宝良翻盖新房时把地基垫高了,胡同里几户村民担心雨水排不出去,让恢复原貌,可双方谁也不让步,情绪很激动,这该怎么办啊?”沧州市沧县杜林乡张家营村大学生村官张春对着电话说。电话那头,是他的帮带人杜林乡党委书记李军。

  像张春一样,很多刚刚入村的大学生村官都会碰到类似的难题。为了让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村级事务,学会处理各种矛盾问题,沧州市要求各县(市、区)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和分管科室工作人员每人联系1-2名大学生村官,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沧州市要求全市县级组织部门发挥主体作用,组织部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谋划、抓协调、抓指导,督促乡、村党组织落实好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监督管理、实绩考核等工作职责。县级组织部门、乡镇(街道)、村级党组织自上而下逐级签订管理责任书,确保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董雪是沧县汪家铺乡彭店村的大学生村官,2008年入职。她说:“我是秦皇岛人,刚到村里,人生地不熟,方言我都听不懂。”

  为了让她尽快适应村里环境,安心踏实地留下来,汪家铺乡给董雪安排了3个联系人,对她的生活、工作进行帮带。在沧县,县级领导、县委组织部干部、乡镇领导、包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会结对1名大学生村官,即“5+1”结对联系制度,帮助村官协调各种问题、解决实际困难。

  “大学生村官分散在各个村落,我们鼓励各县、市、区引导大学生村官按照个人选择和组团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大学生村官自管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沧州市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科长李长卫说。

  2014年,沧县175名大学生村官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协会”,协会多次组织各类关爱慰问和义务助学活动,积极向村干部出谋划策,帮助村里规划致富产业。协会还创办了《青春之歌》专刊,由各乡镇大学生村官轮流编辑出版,每月一期,搭起了大学生村官们展示自我的平台。

  年初承诺贴上墙,年底考核硬碰硬

  清晨,记者走进献县大南邵村的蔬菜批发市场,数百家商户集中于此,新鲜的蔬菜水果一应俱全,不少买主问菜谈价,好不热闹。

  6年前,大南邵村的村民们都为没有固定的卖菜场所发愁。大学生村官谭高雁走访农户,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有了创办蔬菜批发市场的想法。

  于是,在当年的“大学生村官干事档案”中,她将这件事作为为民承办的实事之一。经过多方努力,蔬菜批发市场终于建成,现在年蔬菜交易量达5万吨,带动了两千多农户致富,平均每户年收入可达3-4万元。

  让大学生村官记干事档案,是沧州市让大学生村官真正投入农村建设、服务村民采取的一项举措。每年年初,大学生村官围绕村庄经济发展、党建工作、民生事业、社会稳定等内容,谋划承办1-2项实事,记入档案。年底,县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承诺的事项统一考核,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认定干成事与否的唯一标准。

  不仅要让大学生村官有事情做,还要让他们发挥特长把事情做好。沧州市推行大学生村官星级管理,设定模范履职星、政策宣传星、便民服务星等多个星级,并明确每一项星级的创建内容和标准。大学生村官结合自身特长自愿领星,最少选择3星争创。每年初,大学生村官要将争创星项和推进措施向群众公开,年底进行考核并评出等次。谭高雁说:“承诺的事都进了干事档案,为民服务的内容都具体到星级创建目标里,贴到了墙上,群众一目了然。工作干得不如别人或者进度慢,自己都觉得过不去。”

  “以前是我主动跟村民打招呼,现在村民主动跟我打招呼。”黄骅市滕庄子乡后滕村大学生村官胡希淮说,“村民信任我们了,跟我们亲近了,而这些都得从便民服务活动做起。”

  2014年,结合沧州市推进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代理工作,黄骅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争做爱岗敬业模范·争当便民服务标兵”活动,明确让大学生村官全部担任村级便民服务代办员,把31项村民办理服务事项和23项村民事务代办事项纳入为民服务全程代办范围。

  “便民服务让大学生村官更快地熟悉了涉农法规和惠农政策,拉近了跟村民的距离。”黄骅市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胡文亮说。

  成立创业俱乐部,鼓起农民钱袋子

  自从加入了大学生村官创业俱乐部,河间市沙河桥镇周官庄村的大学生村官王铮只要一有新的创业想法,就找俱乐部的大学生村官们聊一聊。

  河间市委组织部干部张保贤告诉记者,俱乐部组织村官参观学习,寻找创业项目,通过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大赛和联系相关部门帮助其实现创业,并依托已有的“村官创业QQ群”建立创业导师团、技术人才库,保障创业项目健康发展,让大学生村官成为创业富民的“领头雁”。

  去年以来,沧州各县(市、区)将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村官组织起来,纷纷成立创业俱乐部,不定期邀请创业有成的企业家传授经验,并选取投资少、见效快、有特色的项目,供他们学习借鉴。俱乐部还组织大学生村官实地参观大型种养殖生产基地,开阔他们的创业视野。

  “大学生村官创业过程中面临着缺乏经验、好项目难找、资金不足、风险大的问题。”李长卫说。为此,沧州市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在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培育和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把众多农户联合成利益共同体,在对接市场中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肃宁县邵庄乡王佐村的菜地里,绿油油的韭菜长势喜人。村民赵永强开心地对记者说:“成立了经合组织后,统购统销,车来了直接装菜,再不用自己骑车赶集了。”他说的是王佐村大学生村官赵建梅成立的丰安蔬菜种植合作社。不但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现在王佐村蔬菜也有了注册商标,全村发展了中型拱棚蔬菜3000余亩,入社会员人均增收5000多元。

  目前,沧州市在大学生村官牵头推动下成立经济合作组织63家,涉及纺织、果蔬种植、动物养殖、食品加工等行业,带动3万多农户入社,社员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360元,比不入社农民增加1630元。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