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大学生村官们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有“为”有“位”?河北省邢台市通过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在强化管理、提升素质、搭建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政策引导,激发了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情,全市1100多名大学生村官就像一股股新鲜血液,为基层组织和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改革教育培训方式是提升大学生村官素质的关键一环。邢台市通过举办弘扬“玉兰精神”主题培训示范班和“解放思想论坛”报告会,大学生村官逐一进行形象展示和交流感想体会,从而增强扎根基层、创业富民能力和信心。全市所有大学生村官在“邢台吕玉兰好村官吧”展示工作成绩,探讨工作方法,截至目前关注量已达到1.6万多人。同时,还将打造“邢台市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开展大学生村官电商创业工程,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三农”的本领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下,邢台涌现出一批大学生村官先进典型,沙河市筹款修建高标准水泥公路的韩明霞、沙河市种植和制作工艺葫芦的崔刚毅、邢台县种植五彩西红柿的王东云、开发区创办乡村乐达幼儿园的冯立坤、大曹庄从“蘑菇哥”转型“苗圃哥”的赵新楠等一批为民服务、创业富民的大学生村官,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让有为者有“位”。邢台市组织开展百名“学玉兰·好村官”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并进行隆重表彰,在大学生村官中引起强烈反响。帮助村民把蔬菜大棚由原来的40个发展到100多个,每年能让乡亲们增收200万元的徐培培,今年1月被临西县任命为李楼村第一书记,2月被评为邢台市“学玉兰·好村官”先进个人。
据介绍,下一步邢台市将从中遴选佼佼者在乡镇换届时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与此同时,邢台市注重进一步畅通优秀大学生村官流转渠道,加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定向招录比例,每年还选调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市属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