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村官赵帅:人称“馒头哥”
2015-11-13 09:24: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杨旗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馒头,这一北方百姓家庭常见的主食,如今却成为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孝义营村的主打产业。26岁大学生村官赵帅,面对村里刚刚起步的馒头产业,任职期满的他决定留任,村民都开玩笑地称呼他“馒头哥”。

  “馒头哥”很潮,瘦高个儿,嫩白皮肤,白衬衫,黑皮鞋。打眼望去,更像是个韩国花样男星,很难与京郊农村联系起来。每天早晨6点多,赵帅便准时到村馒头车间忙碌:为村里在这儿务工的农家女们打下手,再把做好的馒头,送往城区的销售网点。

  “其实我是大兴人,从大学一毕业就想扎根家乡。”2011年7月,大学毕业后,他被聘为孝义营村的村官。一次入户走访,与老人聊天中得知了一个关于馒头的传说,激发了他的灵感:清朝时,村里一儿媳妇因孝顺婆婆,把家里的白面都省下来给婆婆蒸馒头吃,自己只吃红薯、高粱。一位皇子打猎到此,知道了此事,便赐名“孝心馒头”。有了这个典故,赵帅便与村两委班子商量,写出了产业发展策划书,准备在馒头上大干一场。

  “刚开始,村民并不相信一个小馒头能带他们走上致富路。”赵帅说,为了能让村民参与到“孝心馒头”项目中来,他当起了“说客”,不分白天黑夜到每家每户讲馒头、讲发展、讲致富。经过半个月的游说,大部分村民都同意做馒头。接着,他又聘请大兴区职校的面点专家,给村民授课。“57名农民取得了面点中级证书,大伙蒸制馒头的劲头慢慢足了起来。”赵帅说,许多村民手工面点手艺提高了不少,如今村里已有30多户开始纯手工制作“孝心馒头”。

  馒头产量上去了,答应给村民销馒头的赵帅,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馒头是个快销品,在冰箱保存的时间不能过长。”他开始每天往外跑,小到社区门口商铺,大到连锁超市、高档饭店,总有他拎着馒头袋到处推销的身影。在村民和赵帅的共同努力下,“孝心馒头”生意越来越好。2013年,村里成立公司,建成了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2014年上半年,村里每天馒头销量达2000余个,参与馒头制作的30户农户,月均增收6000余元。

  馒头产业刚走上正轨,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了赵帅面前: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是离任,还是留任?“村民刚看到希望,我不能一走了之。何况馒头产业还要做大做强,发展大客户的重任还等着我呢。”二话没说,赵帅毅然选择了续聘留村。

  借了6万元买了辆汽车,赵帅开始一家家地拜访商家。“记忆最深的是,去找华联总部销售总监,去了两次,从上午9点等到下午3点,连人都没见着就被打发走了。”赵帅说,第三次对方才勉强答应面谈,但还是对村里生产的馒头不信任。“我就说,您要是不放心,我当场吃给您看。”为了打消对方疑虑,赵帅抓起馒头一掰开就生生地全咽了下去,第三个馒头快吃下去时,对方被打动了。经过考察,华联超市与村里签下了1万个馒头的订单。

  有了这份大定单,村民生产馒头的积极性越来越高,20余名村民在馒头厂就业。如今,“孝心馒头”已有18个销售网点,每天销量达2万个,年销售额500余万元,利润达50余万元。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