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在全国蓬勃开展。[详细]
金秋时节,国庆、中秋相逢,长达8天的假期里,许多人踏上旅途,寻找心中的“诗与远方”。[详细]
0010.png
村上良品我代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规划提出要“培育现代乡村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乡村根、组织魂、三农情,是乡村干部报矢志不渝的定位。记者们通过实地来访,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为大家甄选、推荐各地特色农产品、特色工艺品、特色美食、特色美景等,为乡村“土特产”打CALL,促进消费,赋能乡村振兴,共赴乡村“丰”景!诚邀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到村任职选调生登台代言。
党旗艳国旗红·边疆党建亮点行
sansha.png
如今三沙的岛礁,长出了菜,种出了树,开出了花,结出了果……一派生机勃勃。[详细]
xishuangbanna.png
在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边境线上,村村寨寨正经历深刻的时代蝶变。[详细]
yunnan.png
边境村寨焕然一新,幸福指数不断攀升。这个曾经偏远的抵边行政村,如今焕发着勃勃生机。[详细]
0002.png
近年来,福建围绕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持续推进基层党建机制创新,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覆盖到海上……[详细]
新风吹 农家乐
0003.png
铁冲村以茶为媒,搭建场景化“大碗茶事”调解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化了,探索出“茶韵+法理”的柔性调解模式。[详细]
0006.png
82岁的郑阿婆和老伴露出幸福又略带羞涩的笑容。“这朵花比当年结婚时戴的还好看。”郑阿婆抚摸着胸前的绢花说道。[详细]
0008.png
92岁的黄杏凤奶奶,交代儿子用“零花钱”买些牛奶送到她床头,她常一边听戏一边喝牛奶,感觉“很好很好”。[详细]
0004.png
从“三字经”出发,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做老百姓能理解的事,这种文明新风,已成为芦塘村基层治理的底层逻辑。[详细]
这是全国首个以婚纱循环共享为核心的公益项目,也是太仓市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升惠民实效的举措之一。[详细]
梁强发表示,他在劝说中提到了“六尺巷”的故事,这个故事富有感染力,核心就一个字“让”:“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详细]
来自仙门城社区与深溪社区的两位老人颤抖着握住对方的手,互赠“睦邻友好”牌匾,为两村之间跨越一个多世纪的积怨画上句点,现场掌声雷动。[详细]
理解吕梁山下这个小村庄的关键,并不是眼前的田园风光,而是两个看似寻常的词:“10元”和“轮胎”。[详细]
文化传承发展在乡间
111.png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捧镇的傣家竹楼里,织机咔嗒作响,返乡青年依应香正将一片孔雀羽纹样绣上非遗傣族锦。[详细]
222.png
从农用笸箩到艺术雕塑,从单一的平编到融合铁艺、剪纸的跨界创作,张万富不断突破传统边界。[详细]
666.png
砍竹、刮青、破竹、开篾……工序繁琐又细致,但对于赛岩喊洼来说,每一个步骤都早已烂熟于心。[详细]
3333.png
在村道上漫步,鱼骨纹样的红顶民居在蓝天白云下分外美丽,外墙上“百鱼朝江”等巨幅赫哲族壁画引得许多游人驻足。[详细]
555.png
她的手指在经纬间翻飞,伴随着织机发出的节奏声响,黑、红、白三色棉线交织成繁复的菱形纹样。[详细]
111.png
她们以蜂蜡为墨、蜡刀为笔,于土布上精心勾勒花鸟鱼虫、日月星辰,千年文化在这无声的笔触间得以延续。[详细]
人才下乡记
0005.png
鹅场开建时,正是大热天。徐江腾背着水壶,戴着草帽,天天早出晚归,俨然一个建筑工的模样。[详细]
0004.png
从“城市白领”到“致富带头人”,苗轶然用5年奋斗在“旧窑洞”写下青春“新叙事”。[详细]
0006.png
“巧手”们丝毫没有懈怠,大家分工有序,一堆毛线和铁丝很快就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详细]
0001.png
在湖南省浏阳市葛家镇金源村,一簇簇火红的辣椒里藏着三代人接续奋斗的传奇故事。[详细]
一身泥土气,两手老茧痕。面对小麦种质资源匮乏的现状,鲁清林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详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为农村电商指导员后,何方彬多次前往全省各地,讲授电商助力农村产业发展、短视频的剪辑、如何做直播等课程……[详细]
一村一景 大美中国
QQ20250325-090007.png
0006.png
QQ20250214-0904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