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县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选聘管理工作,通过给大学生村官送本领、建平台、压担子、解难题、拓出口,有效增强了大学生村官队伍活力,铺就了一条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快车道。
以训提能,精心培养,给大学生村官送本领。该县成立了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切实做好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考核、培训工作。坚持大学生村官县乡村三级培训制度,县级培训主要侧重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当前的农村工作实际,侧重于宏观知识培训。乡级培训主要侧重于对乡镇发展思路和农村工作业务培训;村级培训主要是通过村“两委”干部的言传身教,坚持边干边学。在选聘结束到村任职之前,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集中进行任前培训,培训内容重点是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政农村工作政策法律法规,使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工作有一个较高层面的了解,在将来的工作中懂政策、用政策,依法办事。在入村工作一段时间后由各乡镇组织对本分配到本乡镇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农村工作知识培训,培训重点是农村工作方式、方法和乡情、村情内容,使大学生“村官”对本乡镇、本村的基本情况、发展思路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对所在行政村的工作、生活环境基本熟悉、对行政村的村情、民情有了初步了解后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学生“村官”掌握一些基础的农业常识。通过培训,使大学生“村官”懂政策、有思路、有方法,同时掌握一些基础性农村实用技术常识。
设岗定责,有位有为,给大学生村官压担子。根据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情况给每名“村官”定一个岗位,如村党(总)支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村团支部书记、乡镇团委副书记等岗位,让每一名大学生“村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同时,针对大学生“村官”年富力强、知识丰富、善于学习的特点,安排大学生“村官”负责本村的政策法规宣传、新农村建设规划、档案资料管理、文字材料处理、远程教育管理、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使大学生村官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村情民意调研员、为民办事服务员、加强党建组织员、富民强村指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推广科技技术员、承上启下信息员“八大员”作用。通过设岗定责,给大学生“村官”交任务、压担子,确保大学生“村官”有“位”有为,快速成长。
搭建平台,传帮带教,帮大学生村官解难题。针对部分大学生村官进入角色慢,工作打不开局面的问题,该县制定了大学生村官“传、帮、带” 机制,帮助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一是指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大学生“村官”的第一老师,传授农村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帮助解决工作上的困难,带领大学生“村官”做农村工作。二是实行乡镇党政领导定期联系大学生村官制度,坚持每月与大学生村官谈心谈话、交流思想,了解大学生村官思想动态,听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工作意见建议。三是建立大学生村官交流平台。创建巍山县大学生“村官”QQ群,为大学生“村官”订阅《大学生“村官”手机报》,鼓励大学生“村官”们将自己的工作、生活、思想情况发至《云南省大学生“村官”手机报》与大家一起分享。各乡镇坚持每年为本乡镇的大学生“村官”提供两次以上的集体交流机会,县委政府每年组织优秀大学“村官”代表座谈一次,营造起了关心、支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良好氛围。
拓宽出口,倾斜政策,帮大学生村官寻出路。坚持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好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留村任职、学习深造、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等拓宽出口。出台“倾斜”措施,在公务员招考中拿出一定数量岗位定向招聘大学生村官,给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开辟绿色通道。2008年以来,该县共招聘大学生村官147名,目前在岗大学生村官在岗38人,流出109人,其中有102人通过考试被录用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专技人员,有 2 人被国企录用、辞职4 人。另有4人进入了乡镇党委班子、担任党委委员。在村级换届选举中,有2人顺利当选为行政村党组织书记,有35人专职专选为村党组织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