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板凳会丨用好小屏幕,干好“新农活”
云南弥勒西三镇:“互联网+”让“山货”飞越千山万水
人才下乡记丨学的是植保,做的是直播
河北邯郸河南店镇:“云桥”帮忙,山货出山
陕西紫阳驻村第一书记“云端组团”激活振兴“引擎”
在位于秦岭腹地的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一场由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的“云端实践”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
村头板凳会丨用好小屏幕,干好“新农活”
在新媒体时代,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不少到村任职选调生正在尝试通过短视频,讲述乡村故事,帮助乡亲卖土特产。本期聚焦直播推介这个话题,特邀4位到村任职选调生分享他们的心得和经验。
师徒共成长丨用两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新农具”在手,“新农活”的分量远超想象。为了能打开增收路径,赵书记带着我开始尝试农产品直播带货“赛道”。
人才下乡记丨甜瓜田里种梦想
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先锋村香瓜交易市场,95后研究生张婷,用一个个短视频、一场场直播,让家乡的甜瓜从田间地头“飞”向全国餐桌。
我是选调生 我在村丨在村里找到了“反应条件”
村党支部书记施国军的一番话点醒了我:“梅东不缺劳力,缺的是能把故事讲出去的人!你年轻,试试用短视频,把咱们的围垦精神、土蜂蜜、沙地西瓜推上网!”这份信任,让我找到了在村工作的“新试剂”——镜头。
我是选调生 我在村丨用镜头让世界看见我的村
我渐渐明白,短视频不仅是帮乡亲们卖货的工具,更是一座桥——把村里的阳光、泥土和笑脸,送到村外的世界;也把外面的目光、订单和希望,引进这连绵的青山。
我是选调生 我在村丨用手机挖掘“土资源”
经过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反复商议,我们决定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拍短视频成为“新农活”。万事开头难。当我拿起手机当起“导演”时,才发现拍摄远比想象的复杂。
“云桥”帮忙,山货出山
“3、2、1,上链接!”在河北省邯郸市河南店镇王堡村的专业直播间里,“黑枣姑娘”樊秀方正对着镜头展示刚采摘的黑枣。话音未落,后台订单提示音已响成一片。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河南店镇18个行政村已成常态。
手机连草原 全域“上链接”内蒙古鄂托克旗打造“草原村播”品牌观察
鲜嫩的阿尔巴斯山羊肉、一针一线勾勒的非遗刺绣……这些藏在草原深处的宝贝,如今正借着草原村播实现“C位出道”,牧民们摇身一变,成了直播间里的“带货达人”。草原村播不但让乡货秒变“香饽饽”,也成了乡村振兴的超强助推器。
这样的“新农人充电会”效果肉眼可见
6月3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党群服务中心内,到村任职选调生和农户们热切讨论着“直播兴农”。在“乡村助农的挑战与创新路径”圆桌讨论环节,选调生们结合在村调研经历,与嘉宾深入交流。
“互联网 ”让“山货”飞越千山万水
连日来,云南省弥勒市西三镇农村电商直播暨青年乡村带货主播培训在弥勒市立辰供应链公司直播基地举行。内容涵盖直播间认知与搭建、直播话术撰写、直播后台操作、上播实战等核心互联网销售知识。
荔枝树下,手机变身新农具
荔枝树下,一场变革正悄悄拉开帷幕——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流量变农资。在广东茂名,依托人工智能、互联网和低空技术,荔枝的生产、物流、销售方式正在重塑。
“数字”红利润泽八桂乡村 智慧赋能绘就振兴画卷
在这里,脐橙种植户们学会了用手机直播果园的日常,村民们通过“慢直播”将家乡的山水风情、文物古迹推介出去,这种“村播+”的创新模式,让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化为“新农资”。
火山荔枝 荔染三台
麻花庄村麻花脆
古法传承的甜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