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村官陈学谦成江苏金坛果树"专家" 开拓微店营销
2015-05-11 14:24:00

  见到陈学谦时,他正在金坛市溪城大学生村官创业园里查看草莓、枇杷果树的长势情况。

  在村民眼里,陈学谦是果树“专家”,遇到大事小事,总得让他来看看。

  陈学谦告诉记者,眼前这些果树都是村里引进栽种成活后,才承包给村民的。整个园区有200多亩,分别承包给了7位农村创业青年,由此,带动周围60多户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园区每亩仅收取1200-1800元不等的租金,日常田间技术和树种全由村委包揽,真正培养农民从一个普通劳作者转变成高效农业的实践者。“农业创业园自创办3年多来,一个边缘地带的贫困村已逐步摆脱贫困帽子,带着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陈学谦2010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到金坛市直溪镇溪滨村担任村主任助理。虽说学的是环境工程,但对于从小生长在农村的陈学谦来说,对果树情有独钟。

  2011年初,他借资3万元,在村里试种了5亩枇杷。谁知,种下的枇杷非但没长成,一半给人拔了,剩下的又遇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所有投入几乎全军覆灭。正是有了这次教训,他感到要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带着村民一起走规模化之路。

  他与直溪、薛埠等镇的大学生村官一起,多方筹资200万元,创办了溪城大学生村官创业园,专种草莓、葡萄、枇杷和桃杏李四大品种及苗木等。2012年5月,恰逢举办“省离退休干部牵手大学生村官”活动,陈学谦与省农委老领导史遗秀结对,他们的创业园经过省种植业专家的调研和认可后,得到了省农委的资助——为创业园拨款60万元用作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启动资金,省、市有关部门也给予了配套扶持。

  由此,一个特色农业创业园初具雏形。

  在他的发起下,还成立了全国首个高校村官组织——扬州大学村官联盟,将高校的科学技术、科研成果引入农村。每年,他专门请扬州大学的农业专家到村里进行农业技术指导,还与太湖常绿果树研究所、安徽六安市果树研究所等进行产学研对接,引入“白玉”、“冠玉”等桃、杏、李果树竹式栽培方法。

  果子成熟了,如何销出去,又成了村民们的一道难题。他一家家跑超市、跑门店,让果品与消费者见面;开通微店“田耕手作水果诱惑”,主要销售创业园、合作社生产的水果,每天的访问量超过350人,日销售额达千元以上。在礼品市场日渐萎缩的今天,他把价格较高的有机水果做成了年轻人的时尚,草莓盆栽、草莓蜂蜜、溪城金手指等,都已有口皆碑。陈学谦说:“电商销售,扩大了顾客群体,推广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目前,他正在开拓微信营销渠道,并形成金坛区域村官联盟。

  

来源:常州日报   作者:龚青轩 王亭文 秋冰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