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江西吉安永丰县“粮农村官”曾招财创业为民
2014-12-03 15:29:00

  在永丰县潭头乡潭头村的田埂上,黄昏浅浅的光影里,一个瘦瘦的年轻人,光着脚丫、卷着裤腿、弯着腰,用手小心地将禾苗捧在手心,像呵护自己的孩子那样仔细地查看着正在生长的幼苗,生怕这些禾苗会出一点点状况。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粮农村官”——潭头乡潭头畲族村大学生村官曾招财。

  大学生回乡当村官,成为种粮大户,是很多人不敢想的事情,但是曾招财却做了。任职村的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孩子,出现大量荒地。农家出身的他,看到这么多良田成为荒地,不禁怜惜起来,内心的一个想法同时萌生:流转土地创办家庭农场,带领村民致富。

  当梦想照进现实,困难才刚刚开始。经过曾招财的初步统计,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423亩,被荒掉的地将近500亩。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他没有耕种的经验。为此,在今年的4月,他决定先把飞龙山塅上110多亩地承包下来,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创业基地。要种地,必须要搞土地流转,要签土地流转合同,但村民一听他说要签合同,以为要将自己的地卖掉,就赶紧转移话题。后来经过耐心细致的政策讲解,才逐渐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同意将土地承包出来。签好合同后,曾招财备齐了种地的家伙和物资,拖拉机、锄头、喷药壶、肥料、种子、塑料薄膜……说干就干。稻种发芽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因为经验不足,买过来的种子大部分被烧死,发芽率不及一半。面对已经犁耕好的百亩水田,时间将近的播种日期,曾招财有些一筹莫展。他想到了种了几十年地的父亲,但是因为父亲从一开始就反对种田,说“好好的不在乡政府坐办公室,到地里来瞎折腾什么,是嫌小时候没吃够苦吗”。曾招财还是迈开了艰难的一步,回家请求帮助。看到晒的黝黑、骨瘦如柴、脸无血色的儿子,做父亲的留下了疼惜的眼泪,同时也看到了儿子的决心。把原因分析给曾招财听,要他采取补救办法,拿出家里的稻种重新发芽,分期播种,争取赶上正常时间,避免损失。

  当了“农民”,才知百姓真正期盼。6月中旬,正当禾苗长势喜人的时候,连续下了几天的暴雨将飞龙山塅上的引水渠冲毁了,曾招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知道这条引水渠可是整个飞龙山塅上300多亩地的“主血管”,下完雨之后又是大晴天,正值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缺水了就要减产,几十户村民的庄稼、一年的收成都指望着它,他赶紧向乡政府和村里汇报,并带头和村干部一起抢修。单薄的肩膀扛起沙袋稍显吃力,瘦弱的双手搬起石头步履蹒跚,但是曾招财还是咬牙坚持,还不停的鼓励其他村干部。看到村干部热心的为大家做事,其他村民也看不下去了,都纷纷过来帮忙,经过大家的辛苦努力,水渠修好了,水流顺畅了。大家都夸赞说:“小曾真是个好伢子,吃的苦,热心肠,当村干部真没错”。经过深入了解和听取大部分群众的反映,潭头村的土地大都在山地丘陵之间,地势较高,地面不平坦,耕作起来成本高而且不方便,这也是出现土地抛荒的原因之一。为此,曾招财利用省国土资源厅机关干部集中下基层开展“连心”活动的机会,积极向省国土资源厅领导沟通反映,争取项目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省国土资源厅的帮扶下,全村19个村小组全部修通了机耕道,1000多亩土地进行了平整。

  只有身入农家门,才能成为农家人。曾招财看到全村19个自然村中只有高车自然村没有完成通组公路,他觉得里面肯定有原因把修路的事情给耽搁下来了,赶紧找到村支书,了解情况。通过走访了解,有几户村民以修路占去部分耕地和宅基地为由拒绝工程建设,其他村民意见很大。要致富,先修路,公路不通群众出行不方便,农产品运输成本高,对村组的建设发展形成制约。曾招财决定试着去做下他们的工作,村民一听曾招财是来讲修路的事,都避而不见,看见他就走,根本不跟他说话,甚至有的直接大门紧闭,家门都不让进。吃了闭门羹,工作毫无进展,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看见村民下地干活时,主动与村民一同前往,以拜师学徒的姿态向他们请教稻田日常管理、打药防病的知识,当村民了解到他自己承包了一百多亩地种水稻时,都发至内心的赞叹,觉得这个小伙子很不错。他还利用自己购买农资产品量大,享受批发价格的优势,主动帮助他们以同样的价格购买。农忙时节忙不过来的时候,主动借自己的拖拉机帮助犁田,这样慢慢的一段时间下来,他们之间成为了无话不聊的朋友。村民慢慢地愿意和他谈修路的事,他也耐心地和村民讲政策、摆道理、说事实,分析修路的利好。好事多磨,最终曾招财的努力换来了村民的同意。事后被问及为什么同意修路时,村民说,人家一个外地人,修不修路,对他没什么影响,但是他却这么上心,把这事当做自家的事情来办,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如今潭头村的村组公路实现了组组通,机耕道实现了全覆盖,抛荒的耕地基本实现了复耕,自己承包的一百多亩地也实现了丰收,农民的租金和工钱也及时发放到手。最近县里出台了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文件,曾招财激动兴奋地说:“明年准备扩大流转承包面积到300亩,创办家庭农场,增加村民租金和务工收入,让抛荒的土地也飘起金色的稻浪。”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欧阳学良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