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游人来到锡山区东港镇的山联村,看到山林毓秀、阡陌交错、绿树成荫、白鹭栖息的景色,无不感叹:真美!对于大学生村官朱虹来说,山联仅仅是她“农村梦”的开始。入村7年来,这位村党总支副书记与村民们一起,把这份天生丽质琢磨得更加生态宜居,村民收入日益提高。
“85后”朱虹,一位地道的农家女,说话掷地有声,办事风风火火,俨然一副“男娃”的作派。大学毕业后,她曾在市里觅到了一个较好的岗位,但想为自己村里做点事情的念头挥之不去。2007年,朱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职,回村里成为大学生村官。当时,山联村刚刚由四村合并,发展缓慢。最初的日子里,她跟随村书记、村主任带领村民投身新农村的改造和建设,放弃休息日,“一天当两天用,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雨天当晴天用,黑夜当白天用”的奉献精神令她受益匪浅。她和村民们的努力赢得了认可,山联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江苏省十佳特色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2008年,朱虹制订的一份“农家乐”方案让人耳目一新,得到大家认可后付诸实施。这个“农家乐”产品从设计规划、工程监督,到商业推广、开门迎客,甚至当“厨娘”,她都全程参与。随着村里第一家“农家乐”逐步红火,当地又陆续涌现出好几家“农家乐”项目。如今,村里已办起了超过20家的“农家乐”,每家“农家乐”带动了3名以上的妇女就业,火爆的生意还引来了法国、波兰等外国游客慕名而来。一位女老板笑着“毛估估”:“一年十几万总归有的。”
在朱虹看来,创新的目标必须要落实在农民增收致富中。2009年,在村两委的支持下,朱虹把目光定格在现代高效农业上。在她的倡导下,村里成立了由百名养殖户加入的水产专业合作社,主要以淡水龙虾、青虾、大闸蟹为主,养殖区面积发展到500多亩,亩产经济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后来,村里又开办了“农业超市”,第一年就注册了4个商标并申请了12个国家外观专利。现在,当地的农产品从蔬菜、五谷杂粮、菊花、瓜子及水产品都有“山联”、“山前”的生态品牌,成为当地的特色土产。现在,山联村已形成了包括龙虾养殖园、红豆杉鸡养殖园、特色水产精养园、水果采摘园、乡村动物园等“一村五园”的特色农业园区,富民合作社载体演化成四大公司。
二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朱虹在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干群同心,发展富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这些年来,她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无锡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杰出青年”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