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江苏扬州老村官带新徒弟村官到一线调解
2013-09-16 09:53:00

  近日,在杨庙镇新杨村,村民老李和老陈为自留地的分界线闹得不可开交,村治调主任王启华带着他的“徒弟”闻讯赶来。王启华拿了根长绳,在两块地间一拉,“做个标记,清清楚楚,谁都服气。”绳子在众人的协商中来回移动,终于定下位置,王启华大手一挥,让几个村民沿着绳子挖了坑,往里面填了石块和水泥,一条分界线就成了,老李和老陈心服口服地停止了争吵。

  在一旁插不上话的“徒弟”看得目瞪口呆:“原来,村里矛盾可以这样解决。”

  王启华的“徒弟”叫李慧,是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在王启华的指导下,李慧很快起草了一份调解书,让老李和老陈在上面按手印、签字。

  今年以来,杨庙镇建立“大学生村官导师制”,让全镇8村、1社区的28名大学生村官拜村干部、“五老”人员为师,跟着农村“老娘舅”学习如何调解村民矛盾。

  已在镇政府上班的大学生村官常志涛以前是花瓶村的村官,他告诉记者,一段拜师经历让他离开办公室,真正地融入农村。“刚跟着师傅调解矛盾时,

  总是跟村民说不上话,碰了一鼻子灰。”大学生村官常志涛也学过不少法律知识,以前,遇上纠纷只是按照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处理,“师傅教我,农村的矛盾更注重情理,特别是在家长里短的琐事上,除了法,还要充满人情味。”

  交通事故、土地纠纷、意外赔偿……大学生村官在一件件农村矛盾的调解中,真正了解农村,与村民打成一片,取得他们的信任。该镇曾对“导师制”进行了一次调查:有超过九成以上的村干部对这一制度表示“很满意”,大学生村官对于这一制度则全票表示“很满意”,村民的满意率也达95%。

  在村里调解了近20年矛盾纠纷的老治调主任裴习春说,大学生村官的法律知识也帮了他不少忙,他们已不仅是师徒,还是好搭档。“我文化水平低,遇到事情靠经验调解,但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很了解,有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裴习春告诉记者,有一次,村里一个女孩在餐馆吃饭被员工用热水烫伤,双方因为赔偿问题争执不下,非常棘手,大学生村官用法律条款明确责任归属,很快把事情解决了。

来源:扬州时报   作者:高钱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