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河南村官流转土地的窍门:先付租金后拿地
2013-08-09 11:08:00

   

  图为闫海燕在察看豆角长势。  郭 辉摄

  闫海燕说起话来,温柔、从容却不失坚毅。

  提及为什么当大学生村官,这里还有一段机缘。2004年从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专业毕业后,闫海燕离开老家内蒙古,跟随丈夫都保坤来到河南夏邑,辅助他打理农资店。

  闫海燕发现,当地的农作物除了小麦就是玉米。风调雨顺的时候,一亩地一年还能赚1000多块钱,要是碰到旱、涝天气,赚不赚钱就不敢说了。所以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家里就剩老人、妇女、儿童。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就要改变传统的种地模式,更要有人带领村民们干。

  2009年,闫海燕报考了大学生村官,并顺利通过考试,被选聘为河南夏邑北岭镇孙营村主任助理。

  于是,她积极从网上、报纸上搜集各地先进的种养殖技术,比如家养狐狸、大雁、獭兔,种葡萄、西瓜等等,并动员村民大胆尝试,但多数村民无动于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有一户村民倒是愿意,还亲自到合肥学习。回来后种了几亩葡萄,到2012年挂果时,由于不懂技术,葡萄还没熟就烂了。不仅没赚到钱,连本钱也丢了。这下,村民们更没人敢尝试了。

  这让闫海燕认识到,只有带头干,先干出成绩来,才能说服村民。

  经过多方考察,并结合当地实际,闫海燕决定成立专业合作社,种植有机蔬菜。

  要成立合作社,当务之急就是流转土地。可是,又一盆冷水浇来。

  “我种了一辈子的地,走过的桥都比你走过的路多,你一小丫头片子种地还能比我强?”“万一你种的菜卖不掉,付不起租金咋办?”“把地租给你,过几年就成你的了,我才没那么傻呢。”

  一连串的问题暴露了村民们对闫海燕的不信任。“租地对他们来说就像把自己的孩子卖出去一样。”闫海燕说。

  或许正应了那句话:办法总比问题多。为了打消村民对租地的顾虑,闫海燕先把租金支付给村民,每亩一年1000元,相当于种地的净收入。

  这下,村民们的顾虑冰释了,相继签了合同。今年4月,闫海燕成功流转土地550亩,成立了“博欣果蔬专业合作社”。

  和多数创业的大学生村官一样,闫海燕也难以避免资金短缺的难题。尽管丈夫的农资店可以拿出9万,但对于55万元的租金来说,远远不够。闫海燕就从朋友那里借,找信用社、邮储银行贷,好不容易才凑足。

  流转到土地后,闫海燕就忙着耕地,先种豆角,并专门请50位村民来帮忙,120亩豆角连续种了6天。“如果用自家的蔬菜播种机,3天就可以结束。”闫海燕说,之所以没用是为了照顾村民对土地的感情,让他们放心。

  在550亩土地上,闫海燕分别种了120亩豆角、200亩白菜、100亩花菜、60亩西兰花、50亩葱、20亩红薯。

  收获季节逐渐来临,自7月28日,豆角开始采摘:90斤、500斤、1000斤、2000斤……每天的采摘量都在不断增长,8月6日已达到10000斤。这几天,闫海燕赚了10000多元,“这季豆角下来,估计能赚30万左右。”闫海燕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村民们不仅看到了种地的希望,还通过到合作社劳动,实现了在家门口拿工资的愿望。较多的一天合作社用工130多个。每每收工时,村民们总是提前问:“明天有没有活干?”据了解,用工的薪酬按工种不同有所区别,其中杂活一天50元、技术活一天90元、管理活一天100元,按天结算。

  虽然闫海燕的合作社已初见成效,但她依然面临着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在设施方面,550亩的土地上只有两口水井,不少地无法直接灌溉。村里的土路还没有硬化,遇到阴天下雨,蔬菜运输就是个问题;销路还没有完全打开。除了“豫东蔬菜交易批发市场”、虞城和永城等地的市场外,闫海燕正积极联系安徽砀山、江苏南京以及上海的农贸市场。

  “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我们村不赚钱的传统种地方式正在改变,130多户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我们的日子正在一天天变好。”她一脸坚定。

  一下租这么多地,有没有后怕过?她笑笑说:“土地不会欺骗我,而且我更看重这件事的长远意义。”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卜海军 薛丰收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