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量身打造大学生村官培训模式
2011-05-27 12:00:00
针对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见世面多、经风雨少,理论知识多、实践经验少,创业想法多、成功实施少的“三多三少”特点,新疆各地积极探索,为大学生村官量身打造培训模式,促使他们提升工作水平和能力素质,满足干事创业的需要。
新疆在大学生村官中主要推行4种培训模式:一是“搭车式”培训。各地坚持把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在各种培训、挂职锻炼、学术交流时,为大学生村官留出一定名额。全区先后选派2600余名表现优秀、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村官参加基层干部、后备干部等培训班。二是“捆绑式”培训。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干部培训大学生村官的责任机制,全区9700余名各级干部与5130余名大学生村官建立结对“捆绑”关系,并将传帮带的情况作为责任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多岗式”培训。规定新聘大学生村官在担任村主任助理的同时,兼任乡镇农技站、信访办等“七站八所”办事员,促使大学生村官通过跑办村级重点工程、承担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参与招商引资、信访案件处理等急难险重任务,提高综合协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四是“基地式”培训。通过挂靠种植养殖协会、工业园区、知名企业、高等院校的方式,建立187个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实践基地。培训前,广泛征求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想法,有针对性地设置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内容;培训期间,安排大学生村官从事具体创业实践岗位,让大学生村官在基地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仅2010年,全区就有374名大学生村官创办自主产业。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韩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