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 我们的国庆记忆
2019-09-27 15:2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七十年前的那个秋天,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位诗人发出“时间开始了”的感慨。七十年峥嵘岁月里,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国庆记忆。这记忆既是个人成长的私人叙事,也融入了宏大的家国历史,既铭记新中国创造者和建设者的丰功伟绩,也激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炽热的爱国情怀。 

  ---------------------------------- 

  西北之北 我在看不够的界碑边升起国旗 

  王子冰

  16岁那年的冬天,我从寒冷而干燥的豫东平原北上参军,坐汽车、转火车、乘飞机,用两天一夜的时间来到了新疆阿图什,成了一名戍守边疆的战士。戎马倥偬十六载,蓦然回首,南疆的沙尘、北疆的风雪、高原的烈日、边关的冷月都定格成了心底的印迹。

  边关,是我人生中最美的风景。

  10年前的秋天,我到“西北第一哨”白哈巴边防连任职。那里的冬天雪深天寒,九月十月便开始下雪。当时,山里还没通公路,长达半年的“封山期”只能靠自给自足。为了让战友们安全顺利过冬,我要在国庆节前完成所有越冬物资的储备。直到新中国60华诞到来,军地共同组织了一场升国旗仪式,才让我暂缓了行程。

  白哈巴村生活着哈萨克族、蒙古族、维吾尔族3个民族,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几乎雷打不动。国庆当天,每个人更是盛装出席。我初来乍到,被那次升国旗仪式所震撼。

  战士把国旗抛向天空那一刻,队伍里响起了国歌,不论是蒙古族的耄耋老人,还是哈萨克族的懵懂少年,大家都跟着官兵的节奏,迎着凛冽的寒风,唱着心中的民族战歌。

  队里有个名叫加尔恒·坎森的哈萨克族少年,有先天的认知障碍,在官兵的帮助下才学会识字、唱歌。他唯一会唱的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每次升旗时,都是他最激动的时刻。

  后来我才知道,那时,村里的少数民族群众会说汉语的还不多,官兵在连队开办了“汉语教学班”,报名的人很多,最想学的就是国歌。

  关山万重,祖国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模样。在这个西北边陲的小牧村里,她同样伟大而神圣。

  不久后,白哈巴迎来了入冬后最大的一场雪。一夜之间,孤零零的哨所便如同漂在雪海中的一叶小舟,封山期开始了。封山期最怕停水、停电。连队饮用的是雪水,用电主要靠配发的柴油发电机。遇到地下管道冻住或发电机损坏,生活就变得格外艰难。

  但是,只要有机会,我依然会骑着骏马,背着钢枪,穿行在边关的风雪里,去瞻仰国境线上的一座座界碑。

  在旁人眼里,界碑或许只是一砖一石,但在我们心里,重逾千斤。

  封山期的时光很慢,日子就像界河里冻住的水,似乎静止了一般。我每天都会站在二楼俱乐部的窗户前,隔着玻璃,遥望远处的雪山。直到来年四五月份,山上的雪像被扯脱线的白毛衣,一点点褪到山顶,露出山坡上大片大片的青松时,春天就来了。

  界碑旁有一片松树林,俯瞰其轮廓颇像祖国的版图,官兵便称其为“中华林”。为了让“中华林”名副其实,一茬茬官兵不断地修剪、移植、补种,每年国庆节,大家巡逻到这里,都会站在“中华林”前,进行一次宣誓,用铿锵的誓言吼出满腔的忠诚。

  “西北之北,大雪纷飞。走不完的巡逻路,看不够的界碑……”后来,我写了一首关于边防的歌,这首《西北之北》在朋友圈里连续几天被“刷屏”。

  祖国的边关越来越美。白哈巴修通了公路,接入了市电,网络也覆盖到周边的牧区,以后不会再有“封山期”。资讯发达的时代,牧民借助旅游开发富了起来,也忙了起来。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从未间断,每家每户的门楣上都插上了国旗,清风徐来,像一片红色的海洋。

  今年国庆节是新中国70华诞,除了升国旗仪式,白哈巴还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一台主题晚会。除了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黑走马”、蒙古族的顶碗舞,我和战友还为晚会创作了歌曲《为祖国站岗》,只等那天军民同台,普天同庆。

  我每次休假回家,总被朋友问起:“边关那么苦,为啥你总说边关很美?”“当兵那么久,真的不会腻吗?”其实,我很想告诉他们,边关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守卫在那里的那群人。他们从懵懂无知到眼明心亮,从当兵吃饷到心怀家国,所追逐的不是一人之利,而是一国之安。

  阿尔泰山物产丰富,每座哨所都处在边境前沿,许多盗猎、盗采的人员总会利用各种手段躲过盘查、遁入深山或越过边境,我听许多老兵讲起过他们与盗山者之间的斗智斗勇。狼群报恩、哈熊袭营、山盗谜踪之类的故事,总让我听得欲罢不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希望这些故事能够流传下去,让后来的战友续写这些故事时,也传承起这种精神。

  守卫一条边防线,刻下一生戍边情。桌上的日历越来越薄,预示着我的军旅时光所剩无几。我知道,今后无论走到哪里,边关已和我的生命融为一体,卫国戍边的情怀永远都不会变。

  (感谢“一号哨位”对本文约稿的支持)

  无数难忘日夜只为那个伟大时刻 

  陶西平

  1949年10月1日清晨,我和同学们一道,排着整齐的队伍,迎着晨曦,满怀豪情地走向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为了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我们经历了无数个难忘的日夜。

  我在1948年考入北平四中,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四中。那时国民党政权已经奄奄一息,无人顾及教育,学校破烂不堪。由于通货膨胀,要用一袋面粉缴纳学费。初中年级已经没有完整的课桌椅,学生要抽签自备桌椅。我家从东单小市买了一套旧课桌椅,我的同桌李敖从家里搬来一张小八仙桌。还有同学摞起几块砖头,上面放一块木板当课桌。

  开学3个多月后,我们到学校才发现,国民党士兵在校门口站岗,不许进校,连书包都不许取出来。原来,傅作义的部队已经把学校作为阵地,操场上架起4门大炮,军队驻扎在校园里,连我们的课桌椅也被当成柴火烧了。

  学校停课到年底,忽然有的同学传来消息,希望大家回校。我们回校时,看到校长室前的地面上整齐地放着一排排步枪。国民党兵躲在屋子里,不出来了。当我正在纳闷时,几位高中同学,后来知道他们是地下党的同志,站在椅子上,对大家激情满怀地说:北平已经和平解放,傅作义军队就要出城整编,解放军就要进城了,希望同学们一起欢迎解放军进城。同学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接着,我和不少同学一道,每天来到学校,学唱革命歌曲《东方红》《你是灯塔》《解放区的天》,用彩色的纸做小旗子,听解放区的故事。1949年年初,北京四中的队伍在西四牌楼的路边,挥舞着小旗,高唱着歌曲,欢迎从西直门进城的解放军坦克和战车上豪迈的战士。

  不久,地下党和老区来的同志接管了学校,学校开始复课。那时,党在青年中的外围组织还没有公开。但是,在学校里建立了进步的图书社,在图书社里除了有毛主席等领导同志的著作,还有赵树理等作家的小说,像《李家庄变迁》《李有才板话》等。不少同学去看书,实际是接受革命的启蒙教育。1949年4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立,5月地下党的青年外围组织成员公开身份并转为团员,原来我所在的班里已有两位中国民主青年联盟的成员,他们也是我最早相识的团员。

  当时,最令人激动的是在平津解放以后,大军南下,捷报频传的时刻。4月南京解放,5月西安、上海解放。每有喜讯传来,同学们就上街游行庆祝,白天举着红旗,晚上提着灯笼,一路高歌,一路欢呼。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南下工作团,开辟新解放区的工作,于是学校里又掀起参加南工团的热潮,四中许多高年级同学甚至还有初中同学踊跃报名,随军南下。

  当年7月,北京市为了加强学校的革命队伍建设,成立了大中学生暑期学习团。在党员班主任和班上团员的影响下,我已申请入团,所以也被允许进入学习团学习,这是为我一生理想信念奠定基础的重要时刻。学习团的主任是彭真同志,有4个分团,三分团主要是中学生,分团主任是汪家镠同志。我们每天早晨提着马扎,唱着歌排着队去会场听报告,听了艾思奇、胡绳、刘澜涛、荣高棠等领导和专家的报告,学习了社会发展史、党史、学生运动等理论。

  在8月灿烂的星空下,我和一批同学在当时的北京大学民主广场上庄严宣誓,成为最早一批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

  接着,就是迎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开国大典。当时,天安门广场还是丁字形,堆积着多年未清理的垃圾,同学们和许多群众一道来到广场进行清理,在垃圾的底层甚至还发现明清时代的残留。大家挥汗如雨,但心情舒畅,每个人都希望让广场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中国的启航。

  1949年10月1日上午,北京四中同学穿着当时最美的礼服——白衫、蓝裤子,早早地来到天安门广场,虽然位置离城楼较远,但个个精神抖擞。大家席地而坐,高唱革命歌曲,等待那庄严的时刻到来。下午3点,广播喇叭里传来毛主席洪亮的声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顿时广场红旗飘舞,万众欢腾。接着举行阅兵式,我们仰头看着飞机轰鸣着飞过蔚蓝的天空,感到无比自豪。阅兵式后,我们起身开始游行,校旗飘舞在队伍的前面,从广场游行到学校,已是夜晚,但大家心潮澎湃,仍然欢呼歌唱,还扭起了刚刚学会的秧歌,久久不肯散去。

  70年前的这一天,镌刻在中国的历史上;迎接这一天的日日夜夜,镌刻在北京四中的校史上,也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心里。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

  曾经的中国骄傲至今让人念念不忘 

  薛一博

  离开中国多年的阿塞拜疆著名汉学家、前总统战略研究中心亚洲国家内外政策首席顾问拉沙德·卡里莫夫先生,对10年前在中国工作时的一段经历仍念念不忘。2009年,拉沙德是阿塞拜疆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的一名外交人员,亲历了国庆60周年庆典。

  回忆当时亲历的场景,拉沙德描述得清晰而具体。欢乐的人群、飘扬的红旗、大红的灯笼、蓝天白云下的天安门和华表,都给他带来醒目而强烈的视觉冲击。尤其是,“20万军民参与的盛大阅兵仪式,让我除了感到雄伟、壮观、惊叹、震撼,还有感动”。

  在中国学习、生活、工作多年,精通汉语的拉沙德先生当然了解中国的发展状况和成就,他在当时的中国社交网络上也看到了网民们自然流露出的浓浓自豪感。“神舟飞船”“国产大飞机”“高峡出平湖”“高原天路”“磁悬浮列车”“北京奥运会”“一国两制”……这些词语一个个从他的口中蹦出。拉沙德还引用了他从网络上看到的一个说法儿,新中国60年,早就从“油灯岁月”发展到了“网络时代”。

  拉沙德先生的一言一行都散发出浓厚的“中国气息”,如果只闻其声不抬头看人,你会误以为是在跟一个纯正的中国人对话。拉沙德说:“你可以叫我的中文名字,罗仕德。我与中国很有缘分,我曾经在这个国家学习、生活、工作了15年。是中国培养了我,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在中国这些年的经历,就没有现在的我。”

  拉沙德·卡里莫夫是土生土长的阿塞拜疆人。199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巴库国立大学中文系,并在一年后通过一项教育合作协议赴北京语言大学学习,自此与中国结缘。在北语本科毕业后,拉沙德留在中国深造,先后拿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然后,他选择留在中国工作,参与阿塞拜疆驻华使馆的工作,为外交事业作贡献。

  在北京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是拉沙德“最为怀念的时光”;亲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则是他在中国15年的“精彩瞬间”之一。直到现在,每次去北京出差,他总会回到母校坐一坐,见见老师和同学。2017年,由他编撰的《汉语阿塞拜疆语词典》由中国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工具书实现了拉沙德早就萌发的一个理想,尽管“编写词典的过程非常耗费精力。但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阿塞拜疆青少年在学习汉语,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一切都是值得的。”

  新中国即将迎来成立70周年的日子,拉沙德接着前面谈到的“油灯时代”“网络时代”话题说,仅仅10年过去,用“网络时代”已经远远不能描述现在的中国。即便是用现在流行的“5G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等,也不足以描述中国的发展状况。“新中国即将庆祝成立70周年,虽然今年我不能亲历今年的隆重庆祝活动,但10年前的经历,让我能够想象即将在中国、在北京出现的盛况。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它有着更加光明的未来。”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