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贾汪构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2021-10-14 15:2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张涛 通讯员 鞠斐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前不久,徐州市贾汪区大泉街道泉城花都E区部分居民向社区反映,小区西门外花坛堵塞出口,业主出行不便。为此,社区“众谋”团队深入了解情况,征求并统一居民意见后,大泉街道办事处协调区住建局、园林中心等相关部门很快便拆除了堵门花坛,畅通小区出行道路。

  近年来,贾汪区大力推行“必联必应、众谋众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率先在马庄村建立以“十必联”志愿者为骨干力量的“众谋”团队,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回应群众诉求、解答群众疑难、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能力,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被疫情“逼出来”的队伍

  2020年1月29日,全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还未从节日喜庆气氛中回过神来的马庄村村民们发现,交通阻隔、商店停业,工作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当时,马庄村“两委”干部共有6人因为过年走亲戚无法回村,工作力量减少了,村党委副书记王侠忙得不可开交。这时,她忽然想到了手中另外一支队伍:“十必联”志愿者,这支由村干部、教师、医生等组成的队伍,原本就在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对村“两委”的日常工作参与程度也比较深。王侠从这支80人的队伍中选出30余人,负责各卡口的疫情防控、对接村民生活需求,其余则作为轮换后备力量。就这样,一个全新的基层治理模式在特殊时期以临时应急的方式率先运转了起来。

  向困难“学出来”的办法

  有了工作队伍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重大突发事件,村里的各项工作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王侠说,每个人都要从头学起。

  村民不理解疫情防控要求时,村干部进门入户宣传讲解防疫知识;村民购买不到生活物资时,菜农和司机师傅为村民代购、配送蔬菜等;村民因无法出门而焦虑时,农民乐团编排文艺节目通过“文化马庄人”微信群播放给村民看……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深入,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志愿者队伍见招拆招、攻坚克难,各项村务工作干得越来越顺、越来越好,成了村民们信得过的采购员、靠得住的技术员、谈得来的调解员、离不开的服务员。

  被群众“留下来”的模式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马庄村村民们发现,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这支志愿者队伍。经过疫情的考验,这些志愿者掌握了邻里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在遇到问题时往往能够更快地向村委会反映,并提出更接地气的解决方案,为村委会解决问题开拓新的思路。同时,他们在疫情中的辛勤付出也赢得了村民们的尊重和信任,村民们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他们听。

  基于此,马庄村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十必联”志愿者队伍在村“两委”工作中的协调和参谋作用,并从中挑选能够长期参与村委会工作的人员,组建了一支“众谋”团队,为村委会工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急难有人帮、诉求有人应、纠纷有人解”,形成一种“必联必应、众谋众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随着马庄村不断发展,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发明显。马庄村干部走访村民、广泛征求意见,在全村范围内持续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对水系、道路及村民的庭院进行综合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马庄中心村在2010年建设了沼气站,曾给村民提供了极大便利。但由于天气和管道老化等原因,沼气站今年已无法满足村民需求。村党委在接到村民反映后,联系贾汪中燃公司对中心村进行统一燃气改造,将沼气改成管道燃气,并从村集体收入中拨出部分款项对燃气安装费用进行补贴,让村民既能得到方便也能得到实惠。

  如今,贾汪区把“必联必应、众谋众治”治理模式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创新,在多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改革试点。今年以来,大吴街道小吴村、工业园区岗子社区等第一批试点村先后引入了这一模式,设立“众谋”团队,反馈群众意见,提出有效建议,参与村委工作决策。

  截至目前,贾汪区借助这一模式共化解群众矛盾100余起,解决群众疑难问题270余件。下一步,该区将把这一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改革和创新上迈出新步伐。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