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以“三乡工程”推动乡村振兴纪实
2019-12-03 09:49: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江娜 何红卫 王小川 乐明凯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荆门市地处湖北省中部,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境内有山岭、丘岗、平原,人均耕地面积居湖北首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荆门农业发展的先天优势。

  然而,时间倒回前些年,谈起农业家底儿,荆门人却自豪不起来:有资源、没优势,有产业、没市场,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生产结构单一……实际上,荆门面临的问题,是诸多中西部农区的一个缩影:如何让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有效变现为产业优势、资本优势?

  踏上全面小康的壮阔征程,荆门市也在新时代的不断变革中探寻发展方略。荆门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果敢决策,以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为切入点,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农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几经寒暑,硕果渐成。

  今年8月,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在荆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时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结合实际抓实“三乡工程”,引导更多资本、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荆门再次踏上振兴征程指明方向。荆门市委书记张爱国说:“荆门要以实施‘三乡工程’为切入点,不断增加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唤醒农村沉睡资源、破解要素下乡障碍、激发农业发展动能。”

  初冬的荆楚大地,凛冽中却涌动着春意。记者深入荆门,近距离观察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如何通过培育新主体来开辟新路径,拓展新领域,破解制度性供给难题,发力洞开城乡融合一片新天地。

  

 

  培育新主体,激发乡村产业自身张力

 

  ——“三乡工程”吸引能人携资金、理念、先进技术“衣锦还乡”,优质资源要素活水回流,城乡融合共赢之树枝繁叶茂

  “守着湖泊没鱼吃、抱着金矿缺钱花”。荆门“三农”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表面看是难破“资源变现”瓶颈,根本上则是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相对不足。

  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破题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荆门市市长孙兵说:“荆门市要发挥人才等要素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催化剂’作用,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方向既定,重在落实。培育新主体,在荆门市“三乡工程”实施过程中被摆在头等位置。

  瞄准在外能人,荆门农业产业“强筋健骨”迈出第一步。在外能人“QQ群”“微信群”纷纷成立,各类恳谈会、推介会轮番上演,及时推介发展形势、产业规划,邀请农业、发改等部门人员进群,为能人们提供政策咨询和项目申报等服务。

  以钟祥市柴湖镇为例,当地大力实施能人回归工程,盘活人力资本,按照经济能人、管理能人、技术能人等分类建立数据库,登记在外人才台账数千条,定期更新、实时跟踪。

  打好乡情牌,算清资源账,资金、项目、企业成群打捆跟随能人“衣锦还乡”。

  寒意料峭季节,柴湖镇却处处鲜花盛放、春意盎然。一栋栋智能园艺温室鳞次栉比,温室外等候的车辆排起了长队,高峰时期每天有几万盆时令花卉从这里销往全国。

  在湖北农青园艺公司,数十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大棚如同花的海洋,白掌、红掌、凤梨、绿萝、仙客来……有的植株上已吐露出或白、或红、或黄、或紫的花蕊,有的棚顶还吊着一盆盆红花,浓密的枝叶间点缀着朵朵红花,将花盆覆盖,仿佛悬挂着一帘帘绿色的瀑布……

  初具雏形的柴湖花卉小镇,温室盆花基地每亩年产值达30万元,1000亩的产值就相当于全镇过去10万亩耕地传统种植业的产值。曾几何时,这个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还是遍地芦苇荡、到处沙化地,农作物产量低到填不饱肚子,一拨拨年轻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外出打拼。

  “废地”变宝地的背后,离不开在外能人的“点石成金”。

  2014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农青园艺董事长李志慧受家乡人民的热情感召,在经过认真调研后,毅然将工作重心从上海转移,重新扎根阔别十几年的故乡。

  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李志慧坚持产品和市场两手抓,用工厂化理念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的花卉产业发展,振兴家乡的理想在市场竞争中变成了美好现实。

  一花引得百花香。据统计,荆门市“三乡工程”实施过程中,请回2000多名能人回乡创业;引进255个企业、470个项目,累计为招商引资企业(项目)兑现优惠政策资金8401万元。

  壮大新主体,既要“广引智”,还要“深挖潜”。

  京山市钱场镇的“种龟大王”盛常斌,20年来搜集繁育了一代、二代百万只野生乌龟种群,建成“国家级乌龟原种场”,成为全国最大的种龟场,每年向全国10多个省市的养殖户供应乌龟苗种500多万只,约占全国市场需求量的1/6。

  对待自己“抠门”,盛常斌对待农民却十分大方。他免费把乌龟养殖技术手把手传授给全国各地的客户,承担了23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每年都要在周边村组用工上百人,支付农民工工资500多万元。

  丰富农业资源打下硬实底子,新主体的加入激活一池春水,再加上机制上的变革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工商资本、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等要素源源不断流入,荆门市现代农业之火“旺”了起来。

  “荆门‘三农’工作在全国全省有了新亮点,农村融合发展拓展了新业态。”曾分管荆门“三农”工作多年的荆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郑中华说,当前,荆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们,正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三乡工程”建设,营造出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社会氛围。

  

 

  开辟新路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题产业升级

 

  ——瞄准市场需求,走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农业发展之路,用市场化的机制、产业化的思维,“唤醒”农村土地、产业等要素,农业资源自然变身创富资本

  南北峙山,东西分水,皂当公路和长荆铁路自京山市孙桥镇穿境而过,一棵棵挺拔俊秀的对节白蜡妆点其间,如同大自然精灵在诉说奇幻故事,别具风韵,蔚为壮观,吸引着无数过往路人的眼球。

  在“三乡工程”的引领下,东倚洪山、西临汉江,有“中国农谷”美誉之称的荆门已悄然培育出东宝石斛、国宝桥米、京山白蜡等多个特色产业。

  然而前些年,同诸多传统优势农区一样,农产品多而不精、产业链不够完整、龙头企业大而不强等问题横亘在荆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

  “着力做响品牌农业、做强科技农业、做活绿色农业、做精质量农业,是我们荆门农业的突围之道。”荆门市副市长梁早阳说,“要立足省内看荆门,放眼全国看荆门,站在明天看荆门,以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精准定位荆门的发展坐标。”

  做优品质、以特色兴农是荆门农业打出的先手牌。

  东宝区牌楼镇江湾村的铁皮石斛产业园里,一排排智能化育苗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挂满自动化测温、喷灌、排气等设施,一株株枝条呈铁锈色的铁皮石斛,有的趴在苗床上,有的攀在树干上,有的附在石壁上……

  “目前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铁皮石斛盆栽、床栽、地栽和仿野生栽培的试验示范全部获得成功,在第三年进入盛产期后每亩年毛收入可达32万元。”湖北洲和生态农业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龚钟宜告诉记者。

  曾经的九大仙草之首在东宝步入寻常百姓家。东宝区区委书记刘振军介绍,为做大做强铁皮石斛产业,充分发挥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目前企业正与周边6个村开展合作,由公司提供统一供种、统一栽培、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服务,带动508户农户进行铁皮石斛种植,并且优先聘用周边贫困人口到产业园务工。

  做高效益、以品牌强农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举之棋。

  漳河新区漳河镇通过高接换种,结出的果冻橙其皮细嫩,其色艳丽,其果肉如果冻般嫩滑,入口即化,一面市即刻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第一批销往北京、香港的两万公斤果冻橙市场单价为36元/公斤,是普通品种橙的数倍,但在淘宝网、中粮我买网、本来生活网等电商平台依然一单难求。

  一次简单的嫁接不仅结出好果,更是推动了大城与小镇、城市资本与农村资本全方位嫁接融合。

  做强产业、以融合促农是提升农业附加值的必走之路。

  对节白蜡,别名“湖北白蜡”或“对节树”,1975年首次发现于京山市虎爪山林场。由于枝节杂多且不便于砍伐,对接白蜡过去是京山人眼中不起眼的“杂树”。可近几年,由于对节白蜡枝节的独特性便于塑形,使其在盆景界迅速崛起,“杂树”一跃成新宠。

  京山市委书记刘启华介绍,对节白蜡的核心产区孙桥镇因势利导,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众参与”的多元化机制,推进对节白蜡特色小镇建设,建起4.5万亩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对节白蜡物种园,申报了“对节白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打造了23公里园艺景观带。2017年末,孙桥镇首批入选湖北省20个特色小镇,有望成为国内唯一的对节白蜡特色小镇。

  荆门市副市长梁早阳说道,帮能人与荆门“相遇”,助资本与产业“嫁接”,用市场化的机制、产业化的思维,“唤醒”农村土地、产业等要素,把农村资源变为创富资本,荆门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拓展新领域,古老村庄重振活力焕发生机

 

  ——“三乡工程”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更是为农村导入各种现代化的生产要素、生活方式、生态理念,盘活闲置资源,发展新兴业态,潜移默化中重塑古老乡村

  “三乡工程”为乡村聚了人气,也带来了农村社会的深层次变革。

  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曾经是一个“空壳村”,由于穷,村民人心涣散,村“两委”班子组织力很低,每次村里组织开会,到会村民超不过1/3。

  已在荆门创办多家酒店、事业有成的张德华回到家乡,见到泥泞的土路、凋敝的农房和穷苦的乡亲们,下决心要为改变家乡做些事情。

  肩负沉甸甸责任的张德华,带领村民开始了“以企带村,村企一体”的乡村振兴探索:先后投资数亿元,以农户为基础,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面对“企强民弱”的怪圈,彭墩村坚持村企一体,始终把为农民服务放在首位,合理配置农业劳动力与土地资源,既保证现代农业耕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又适当增加集体用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彭墩村已成为湖北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现已建成集休闲、观光、美食、采摘、垂钓、健身、拓展训练及会议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彭墩村的故事,在荆门许许多多村庄上演着。

  十九大党代表、钟祥市胡集镇湖山村党委书记郑雄,从创办的企业“退休”,回到家乡当村干部,在上级党委的鼎力支持下,湖山村强班子、强集体、富农民,实现了由穷到富、由弱到强的转变。

  在京山市,“九马回槽”的故事就一直让本地人津津乐道。9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带着乡情、资金、头脑,回乡参与马岭村建设,探索出产业发展、利益共享、交叉任职的村企一体化经营模式。2019年11月,“九马”之一的京山市罗店镇马岭村党支部书记张立,刚当选“第二届湖北改革奖个人奖”。

  “三乡工程”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更是为农村注入一汪清泉,导入各种现代化的生产要素、生活方式、生态理念,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古老乡村。

  “不调田,我们这些老家伙种不了,别人又不肯接手种,那就只有弃田抛荒。”将近70岁的沙洋县三坪村农民肖家新介绍,1982年分田时,他家分地11亩,按岗田、二岗田、冲田三类平分,分成26块,“有的田块小到牛转不了弯。”

  伴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发展现代化规模农业成为必然选择。但土地分散化、碎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冲突日益凸显。看上去是体制问题,实则是理念作怪。改革创新,根本目的是提升农民的获得感。眼瞅着越来越多的抛荒地,三坪村党支部反复掂量,毅然决定“为了群众利益,冒了风险也要干”。

  家家都愿搞,可让家家都满意却很难。一块块调整,一户户连片,一组组推进,光是村里组里开会就达上百次,收集群众意见1000多条。前后用了5年时间,全村2070亩耕地全部实现按户连片耕种。

  地连在了一起,发展方向也更容易统一。在沙洋县后港镇万亩高标准良田项目基地,忙碌的工人正在进行田地冬整。据介绍,这块万亩基地由华大农业流转,按照国家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发展生态高附加值农业,整治完成后返租倒包给14户种粮大户,带动20多户本村居民就业。

  沙洋县委书记刘克雄介绍,近年来,沙洋整县推广按户连片耕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截至目前,该县总体连片率已达92%,“连片耕种”连续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按户连片耕种“沙洋模式”荣膺“首届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和“湖北省改革奖项目奖”。

  “过去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排着队要回来租地,农村又热闹起来了!”沙洋种粮大户张运华说,市民下乡让房子“活”了,能人回乡让家乡“富”了,企业兴乡让土地“醒”了。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东宝区牌楼镇来龙村党支部书记胡为义也是回乡能人,他带领村委会在“沙洋连片耕作”的经验上进行了创新突破,全村土地整体流转,用部分土地实现规模化蔬菜种植,其他以土地租赁、土地入股及村集体合资等方式,吸引外来企业投资,不仅为集体经济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农民就近就业提供了新途径。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有益探索和创新,荆门市“三乡工程”的生动实践,不仅激活了乡村沉睡的土地,也催动着古老乡村的现代化变革。城乡要素资源互通互联互融,不仅给农村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更不断健全着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18年度湖北全省县市区“三农”发展综合考评,在全省农业比重大的80个县市区中,钟祥市、京山市、沙洋县包揽前3名,荆门市东宝区进位前10名。

  荆门市委副书记李涛表示,荆门将加大市级实施“三乡工程”统筹协调力度,引导所属市县在规划编制、政策创新、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大沟通衔接,整合涉农资源,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精品节庆活动和休闲农业精品村,形成示范效应的荆门经验。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荆门市不断从制度供给端挖潜,在激活生产要素上着墨,优势资源、优良环境、优惠政策、优秀人才,恰似九派横流的江水,在这里交融交汇,荆门农业农村发展释放出巨大活力,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不断迈进,奋力争当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排头兵。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