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身边星光> 正文
三位当代青年将时尚元素植入古老的乡土
2016-12-02 09:33:00

  【编者按】地铁、写字楼、白领、玫瑰花、CEO,这些都不是乡村能拥有的。当一批批年轻人纷纷涌向大都市,通过奋斗去争取个人成功的时候,却有一批年轻人正在“重新发现乡村”,在建设特色小镇或美丽乡村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今天聚焦的几位青年,或者从大城市回到家乡办公众号,或者从市区来到村镇描画“绚彩农庄”,或者从东北来到江南小镇运作纪录片项目,他们把时尚元素植入古老的乡土,成为引领乡村新型业态的活力因子。他们的理念值得大学生村官群体借鉴,本报予以推介。

 

图为王志乐(右)

  从上海回老家干什么——办乡土公众号

  “今天大雾,轮渡开不了,本来想去市区和女朋友约会的,到现在也没去得成。”周末下午三点钟,微信公众号“高桥大好老”的创始人王志乐笑着告诉记者。2016年3月,做了十年程序员的王志乐从上海辞职,返回老家江苏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做起了互联网创业,“现在,每三个高桥人,就有一个人关注‘高桥大好老’。不管用不用微信,在高桥几乎无人不知道‘大好老’的名头!”

  高桥镇是长江上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岛上居民常年要靠摆渡轮船出行。然而,这个人口只有2万多人的小镇,这些年却走出了自己的大产业,电商做得风生水起,还被授予“中国雪地靴之乡”,越来越多的小镇年轻人飞回了老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002年,王志乐高中毕业时报考了江苏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很快进入上海一家大型国企当起了程序员,一路顺风顺水。但最近两年,他一度失去了人生方向。“程序员嘛,不修边幅,每天穿着短裤拖鞋就去上班了,体重一度达到230斤。这样的生活,真是我想要的吗?”当“逃离北上广”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时,他也决定回老家换个生活方式,“好歹家里爸妈园子里种的小菜绿色无污染!”

  回到家乡之后,王志乐敏锐地观察到,跟大城市里铺天盖地的互联网资讯相比,电商发达的高桥镇,却缺乏一个本地的原创微信公众号。很快,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做起了“高桥大好老”。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多年的他,迅速瞄准了创业定位:小镇是熟人社会,讲究地缘、亲缘关系,一个本地公众号最应当关注普通乡亲的情感诉求。今年3月,他花一个晚上写成的第一篇文章《舌尖上的高桥》一炮而红,文章生动描写了高桥春天的美景,介绍了本地美食“蒿蒿茧”,字里行间那股浓郁的乡情,像涟漪一样扩散开来,感动了很多人。

  短短半年间,“高桥大好老”制造了好些网络爆点。比如一篇《茼蒿菜饭》,勾起了小镇人的集体记忆:“那时老家都是大锅大灶,烧一大锅菜粥或菜饭,能香上一整条圩,不到晚茶的时候,就能被吃得刮锅刮铲,左右邻居都来串门……”一位高桥的异国游子在这篇文章下面回帖说怀念妈妈做的茼蒿菜饭。巧合的是,母亲竟然看到了儿子的留言,也激动地跟帖:“下次儿子回来,一定给他做一顿茼蒿菜饭,并加上一勺‘螃蟹油’——这才是家乡的味道!”这一场跨国乡愁,勾起了许多小镇人的情感共鸣。

  现在,王志乐每天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半年来,主动为“大好老”提供原创稿件的作者,已经超过20个,每天都有人积极留言、投稿,提供素材或线索。王志乐一篇篇翻给记者看:《生产队的一天》的作者是一名银行普通职员,讲的是高桥过去每到年底清河塘、捉鱼、分鱼的生动场景。还有步入耄耋之龄的中学退休教师王洪富,自己不会玩微信,就让家里的小辈把“大好老”的文章读给他听,还写了很多怀旧文章投给“大好老”,介绍高桥本地文史知识。

  “刚回来时真有些不习惯。”王志乐笑着回忆,在上海呆了10年,生活习惯已经有点“小资”了,原来每天下午都雷打不动地去咖啡馆喝一杯咖啡。回到小镇,没有咖啡馆,也没有电影院,洗澡水压不够,进城约女友吃饭也要看天气……但是,他愈来愈坚信,回到小镇是他人生正确的选择,更是他的一份情感归宿。今年国庆期间,王志乐的手机不慎遗失,他在“大好老”上发布启事后,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很快就把捡到的手机送了回来。这对夫妻也是“大好老”的忠实粉丝。“做公众号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乡亲的帮助,有本地的,也有上海、南京的。一位在新疆打拼的高桥人最近特意给我寄来一箱苹果,运费都比苹果贵,这感情呐!”

  “很多人觉得乡村的生活一眼能望到头,但我却觉得,乡村虽小,却是从农业社会向互联网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里边有很多大展拳脚的空间。”王志乐说,“大好老”公众号的火爆证明,乡村也有自己独特的情感需求,当你高度关注这些情感,它必定会给你反馈,乡亲们的支持与帮助,以及你对家乡的热爱,会是你无穷的力量源泉。

  “高桥正在建设江苏最大的公铁两用过江大桥。在建的还有高铁、高速公路、国道、各种码头,小镇三五年内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眼下,王志乐邀请朋友用无人机航拍高桥的新时代美景,推动高桥雪地靴品牌建设,注册“高桥大好老”相关商标,想进一步挖掘商业模式。 “很多人以为年轻人回乡创业是推动家乡的发展,其实反过来,你的家乡何尝不是在给你机会,给你力量?”他说。

 

顾星欣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