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云南延伸党组织工作“手臂”
2020-12-25 09:0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刘世领 刘凤双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云南省会泽县搬迁群众在产业扶贫基地采收蔬菜。 新华社发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新营盘乡毛菇坪村三锅庄安置点。

  11月13日,云南省政府宣布,镇雄县、会泽县、屏边县等9个贫困县(市)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云南是全国贫困县和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省份,各级党委政府紧紧牵住党建这个“牛鼻子”,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组织化程度,解决了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打造产业组织化“升级版”——

  一样的地不一样的产出

  【成效】

  2016年至2018年,云南省财政每年投入4.5亿元,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9年起,中央和省级财政每年投入5亿元,用5年时间支持5000个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省有经营性收入的村从2014年的6218个增加到11564个,占比从46%提高到84.8%,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195个,占16.1%,培育2.85万个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有效利益联结,其中:带贫企业4906个、带贫合作社1.72万个、带贫家庭农场等其他主体6431个,带动贫困户168.03万户,基本实现有产业发展条件和主体带动意愿的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理念】

  李小三(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没有产业支撑,群众就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不可能实现脱贫。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将贫困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要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带动作用,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通过统一集中经营,增加群众的资产性收入;要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等产业模式,围绕市场需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产业,做到县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实现贫困村产业全覆盖;要通过资金整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吸引工商资本下乡等方式,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问题。

  【案例】

  曲靖市马龙区属于高原丘陵地带。从马龙驱车西南方向约40公里便是马鸣乡新楼房村。新楼房村是区里“集中资源、集体经营、集约发展”的试点村。副区长阮江红介绍,针对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不紧等问题,2019年7月成立了新楼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采取土地集中入股、集体统一经营模式,下设烤烟、玉米制种、蔬菜3个合作社和30个生产组,把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根据市场需求,今年村里种蔬菜6000亩、烤烟2500亩、玉米1000亩、羊肚菌50亩,累计吸纳劳动力400多人。同时还与建筑公司联手组建建筑队,吸纳劳动力100人,预计实现务工收入200万元。

  蔬菜是会泽县的重点产业,有150万亩的蔬菜基地,但因乡镇各自为营,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今年初,县里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贫困户”的发展思路,成立了扶贫开发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注入运营资金,通过流转土地,上马产业园、产业基地、冷链物流园等,并建立公司、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群众持续增收。会泽县委书记谭力华说,要想产业扶贫可持续,必须提升组织化程度。该县将在23个乡镇(街道)成立分公司,372个村(社区)成立扶贫专业合作社,实现产业扶贫平台全覆盖。

  打造就业组织化“升级版”——

  一人就业全家刨掉“穷根”

  【成效】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1515.5万人,转移就业率达70.2%;得益于就业加持,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达10771元。

  【理念】

  李勇毅(云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家有良田万亩,不如一技在身”。通过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发挥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扶贫车间、乡镇党校等优势,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适龄贫困人口开展1次以上技能培训,每个有适龄劳动人口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名技能劳动者就业,从而为贫困家庭精准找岗、引岗、送岗,到户到人。同时,依托各级就业服务中心和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做好外出务工人员信息沟通、跟踪维权、困难帮扶等服务保障。

  【案例】

  “快来看,我们家上了中央电视台啦!”宁蒗县新营盘乡毛菇坪村村民加日阿牛在刚搬进的新房里招呼着昔日的邻居。他家6口人,过去一直生活在海拔2500米的高寒山区,2019年搬到现在的房子里。凭借转移就业政策的东风,她和丈夫参加了安置点组织的技能培训,加入毛菇坪高原苹果专业合作社,连续3年享受分红25000元。“现在我们还在县城打工,每个月收入7000元左右”,加日阿牛自豪地说。宁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光富介绍,全县总人口28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7907人,到2020年10月转移就业31404人,占比近七成,基本实现了 “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同样的,大关县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打通招聘、转移、培训、帮扶全链条,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昭通立时电子有限公司入驻,建成集手机配件、数码产品于一体的就业扶贫车间,吸纳500人左右就近就业,人均年务工收入3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楼上安心生活,楼下安全生产”。扶贫车间进社区、产业基地进乡村,助力贫困群众“刨穷根”。

  打造易地搬迁组织化“升级版”——

  搬迁“后半篇文章”出新出彩

  【成效】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有序搬迁150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9.6117万人。共建成集中安置区2832个、安置房24.46万套。在易地扶贫安置点组建党组织1359个,下拨省管党费5000余万元,用于党组织活动补助。

  【理念】

  业光远(云南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根本举措。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里的贫困群众来到城镇,从农民变成市民,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有一个适应和融入的过程,需要强化思想引导和教育引导。要发挥驻村干部和村组干部作用,扎实做好搬迁群众工作;要加强党组织对群众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领导,延伸党组织工作“手臂”,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群众移风易俗。通过上下合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案例】

  宁蒗拿出县城最好的335亩地,分三期建成3个集中安置小区,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2808户12177人,成为云南易地扶贫搬迁的一大亮点。搬迁户罗志日4口之家,就住上了80平米3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安居房。罗志日的妻子介绍,以前的村子离安置点30多公里,交通不便,孩子上学困难,种一点花椒也卖不出去。现在好了,两口子就近打工一年收入超过3万元,孩子的学校与家一路之隔,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宁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贺天硕说,宁蒗与江苏省海安市建立合作关系32年,邀请了20名海安教师到县民族中学任教,成立了由50名优秀学生组成的“海安班”,带动全县基础教育实现质的飞跃。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个巴尼小镇,是该州首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17年国庆节,山上金满村首批40户村民搬迁入住。52岁的米四东从山上搬下来快3年了,他用朴实的话语说出了搬迁前后的变化, “过去在山上就盼着能吃上大米饭,如今天天吃米饭,倒又想喝包谷稀饭了。”

  “‘两不愁三保障’早就实现了,我们眼下盘算的,是统筹好生态和经济两本账。”洛本卓乡宣传委员兼金满村党总支书记麻继成介绍,等客栈、农家乐、步行街都建好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乡亲们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