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南党建“一统三带”奏响经济薄弱村
2019-09-26 11:1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马丽媛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为有效破解“经济弱、设施缺、活力差、增收难”等难题,江苏省灌南县李集镇新民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突出“集体强、农民富”这个中心,秉承“为农业做平台、为农民做服务”的发展理念,狠抓“聚民、便民、富民”三项工作,采取“一统三带”工作法,强化村党总支对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精确定位高目标,创新理念快推进,带领脱贫攻坚、带领基层治理、带领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经济薄弱村“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之路。

  强化党总支对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

  新民村党总支紧紧围绕上级部署,充分发挥党总支领导核心作用,做亮“一二三四”党建特色品牌,打造基层红色堡垒。一是打造一个阵地。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并进行规范化建设,完善党员活动室、便民大厅、妇女儿童之家、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功能室,使其成为党建主阵地、村社综合体、百姓会客厅。二是做好两个服务。突出服务党员群众和服务社会发展,开展“四式四心”便民服务。以“微笑式”服务,让群众“暖心”;以“主动式”服务,让群众“顺心”;以“接单式”服务,让群众“安心”;以“立体式”服务,让群众“开心”。三是实现三个知道。知道三个情况,村组干部知道本村每户家庭情况、本村乡贤达人情况、本村特殊群体情况。知道三件事,本村村民“心事”、本村发展“大事”、本村稳定“急事”。知道三种情,本村民情、本村村情、本村舆情。四是建设四支队伍。即一支服务村庄的管理队伍,一支帮扶解困的调处队伍,一支土生土长的宣讲队伍,一支长期活跃的文体队伍。

  突出党建带领脱贫攻坚

  一是大力改善配套设施。新建960平方米幼儿园和260平方米卫生室。全村拓宽和新建道路10公里,铺设休闲步道1公里,新建交通桥4座,新建1座公交站台和1个公共停车场,新架设路灯280盏。在保持村庄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整理、装饰建筑外立面500多户,利用砖瓦等废旧材料改造院落200多户。新建电灌站1座,新建和整修混凝土防渗渠1.2公里,完成2个泵房和1座闸整修。村庄公共服务能力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提升。二是大力推进富民强村。在省市县的大力帮扶下,村党总支牵头,成立灌南县海润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先后实施标准厂房、烘干中心和光伏发电站等项目,积极拓宽集体经济来源,促进了村级经济稳步增长,达到经济薄弱村“新八有”目标,带动100多名低收入农户就业脱贫。

  突出党建带领基层治理

  一是推进交叉任职,支委与村委联动。通过两委“交叉任职”,激发基层组织活力,进一步理顺村支两委关系,班子更加团结,职责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同时,落实“一委三会”制度,不断建立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决策,有效避免决策失误。二是深化自治实践,法治与德治联动。新民村不断完善“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效增强服务和管理能力,夯实治理基础。积极引导党员和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将自治力量和群众需求相结合,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体村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结合“党建+审务”工作站开展普法活动,引导村民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通过道德讲堂、乡贤示范、好人评选等活动,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突出党建带领产业发展

  一是紧抓政策机遇。立足产业富民,突出“集体强、农民富”这个中心,实施主导产业培育工程。一产上,流转土地建成“稻、渔、果”复合种养基地,发展有机稻米、虾蟹、优质水果等特色农业。二产上,依托900平方米的粮食烘干中心和198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等,招引农产品初加工和板材企业入驻,带动村民就近就业。三产上,结合村庄和“稻、渔、果”复合种养基地,开发果品采摘、民俗体验、传统手工技艺等项目,建成观光平台、稻田垂钓等文旅设施,村庄初步具备三产融合的发展局面。二是统筹既有资源。新民村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升级”行动,做优业态、做特产业,在产业选择、发展、运作和利益分配上,考虑本地居民生产习惯、考虑全县产业布局、考虑产品市场需求,村党组织和合作社结合、经营主体和农户结对、公司与市场结伴,实施集体资金入股盘活资金、“资产收益型”运作模式盘活闲置、优越营商环境盘活业态,村集体收益来源于分红和租金、经营主体收益来源于分红、农户收益来源于土地流转租金和务工收入“三考三结三盘三收益”工作思路,探索出一条“村集体+实体公司+家庭农场+农户”的运行收益模式,坚定了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撑起致富路的新格局。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