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组工在线> 正文
陕西咸阳为大学生村官铺路搭桥
2012-12-11 16:09:00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08年以来,我市对选聘的1324名大学生村官注重服务,强化管理,跟踪培养,畅通出路,使这支队伍得到了有效锻炼,为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社会储备和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

  着眼“待得住”,营造留人环境

  我市时刻把引导和服务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村官排除困扰,克服困难,稳定大学生村官队伍。

  帮带培训“定心”。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干部与大学生村官“3+1”联系帮带机制,从思想上“引”、经验上“传”、工作上“帮”、形象上“带”。同时,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建立培训基地,突出抓好岗前培训,永寿、三原、旬邑等县还在青岛、苏州等地建立培训基地。全市先后开展各类培训150余场次,培训大学生村官4700多人次,有效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工作信心。

  强化保障“安心”。将大学生村官优先安排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任职,并努力做好“五个一”,即有一间专门宿舍、一套生活必需品、一个固定用餐处、一份稳定补贴和一套可靠保险。在中省津补贴的基础上,由市财政直接支付县市区负担的每人每年3000元补贴,并持卡按月发放。部分县区还为大学生村官配备了电脑、自行车等办公用品,将大学生村官纳入保障性住房范围,为其安心农村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人性管理“暖心”。市委制定出台《大学生村官管理考核办法》,编印《工作手册》,建立日常考勤、定期述职、群众评议等管理考核制度,引导大学生村官履职尽责、服务基层。坚持召开季度座谈会和年终联谊会,开通咨询服务电话和QQ群。健全激励奖惩机制,连续4年开展评选全市“十佳大学生村官”活动,营造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着眼“干得好”,搭建历练平台

  坚持以用为先,主动为大学生村官搭台子、架梯子,创造更多实践历练机会,让他们在融入农村、服务群众中锻炼成长,建功立业。

  坚持多岗锻炼。创新推行“1+X”培养模式,以村级岗位工作为主,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发挥特长优势,兼任村级科技指导员、远教管理员、民事代办员、文化宣传员、纠纷调解员等,在深化服务中加深对基层社会的了解,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坚持有计划地安排任职一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参加县、乡有关中心工作,到县级涉农、组织、信访等部门学习锻炼。同时,选派优秀大学生村官赴发达地区挂职,提高能力。

  扶持创业富民。坚持培训指导、资金支持、示范带动相结合,引导扶持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带领群众致富。制定出台《关于开展金融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实施意见》,联合市农业、林业、科技、发改等部门组成创业指导团,建立武功县清水莲菜种植、乾县同心蛋鸭养殖等市级创业示范基地5个,县级实践基地37个,探索形成“培训班+项目库+资金链+创业基地”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模式。永寿县蘑菇栽培基地成为全省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实践示范基地,大学生村官周伟艳被评为全省首届“大学生创业明星”。

来源:咸阳日报  
复制本文链接